【娛樂圈為了紅真是不擇手段,明明年收入遠超普通人,還在賣慘!】
這是一個粉絲數五百多萬的自媒體賬號發在各大平台上的一篇文章,發布時間並不長,但觀看的人數已經不少了。
文章的切入點很妙,是從一個賣慘收獲成功的網紅開始,然後在獲得巨大流量後就簽約了,後續依舊走這個人設,收割粉絲,然後遭反噬,全網封號。
由這個現實發生的事情延伸到現在的娛樂圈,過往幾個靠賣慘起價的明星,如今銷聲滅跡,在寫到如今。
從這裡開始,就能明顯感覺到文章作者的指向性很明顯了。
就是他。
雖然沒有用具體的稱呼,但從文章苗描述的經曆,作家,音樂家的身份,代言的產品,暢銷的作品都很明顯寫的就是他。
陸清風看的津津有味。
寫文章的人文筆不錯,從已經發生的事情為切入點,應付讀者強烈的共鳴,然後抽絲剝繭用看似客觀的態度批判這種現象對社會,對道德造成多大的破壞。
繼而引入娛樂圈是這種現象的重災區,舉出幾個例子,把他混入其中,神不知鬼不覺的就對不明真相的人的腦海中刻下了這種印象。
在最後,再用從上而下的角度說出一番非常正確的講解。
明星藝人應該用實力獲得大眾的喜愛,而不是用賣慘的人設。
文章中的很多價值觀肯定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是,文章作者對陸清風描述用了春秋筆法,把他以前上報紙,上訪談,從自身經曆出發寫的一些作品給放大化。
然後扣上賣慘的帽子。
而把作品本身想表達的意思給模糊化了。
這樣出現的結果,就是陸清風在用賣慘騙取同情。
有人會認為這種文章不會有多少人上當,因為隻要看過文章就能明白過來。
但實際上,大多數選擇相信的人在心裡已經有了刻板印象,已經扭曲的思想看什麼都是錯的,更何況還有很多人根本不會了解這些作品。
在找水軍帶帶節奏,很快就能形成一波聲討的浪潮。
這就是這類公眾號最惡毒的地方。
你沒法證明他說的是假的,因為他確實也沒造假,他隻是隱藏了一部分事實。
新聞學的魅力時刻。
陸清風隻是不明白,為什麼會在這種關頭冒出了黑自己的人。
“因為你的崛起,損害了其他人的利益。”
朱誌昌向他解釋著。
還是和之前頂流偶像蘇逸軒塌房有一定關係。
內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雖然較過去十年,明星藝人的身價都翻十幾倍,但這是資本湧入而帶來的增量,本身的資源其實並沒有太多變化。
每年s+投資的影視劇依舊隻有那麼一些,好的廣告代言來來去去也就那麼大盤子,時尚資源更是隻有頂端的藝人才能接觸的到。
但近幾年進入娛樂圈的人可是不少。
頂流的位子更是就那幾位,有人掉下來了,才有人升上去。
蘇逸軒塌房後,留下來的資源肯定不少人盯著,在他不知道的暗處,多位一線藝人和其背後的娛樂公司都交鋒過好幾次了。
陸清風橫空殺出,沒費多少功夫,就從中收割了一波好處,這些人當然不能願意。
隻是之前,陸清風事業中心在文學和古典音樂上,和他們的業務交集太少,多少有些使不上力,直到今天,在《跨界歌聲》舞台上的身份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