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小說相比其他文學作品非常有意思的一點在於,故事內容是作者對讀者之間的挑戰。
在所有線索,證據通過劇情發展,擺在讀者麵前,但又不能讓讀者猜到最後的謎題,在最後真相揭曉的時候,讓他們產生那種‘啊,我怎麼沒想到’的豁然開朗感。
《占星術殺人魔法》在這點上無疑做到了頂級。
整個故事提出了三個不可解謎題。
想要創作阿索德之人,日記的主人,梅澤平吉密室被殺,這是謎中之謎,雙重密室。
梅澤的女兒一枝被殺,身上留有被侵害的痕跡,但查出凶手的血型和現場唯一一個有不在場證明的人血型不匹配。
最後,就是核心謎題,阿索德案件。
三個案件牽一發而動全身,被各種隱線暗線勾連著,謎題掩蓋著謎題,第一次看的結尾,那複雜的,瘋狂的,還有些變態的藝術殺人手法,著實讓人不寒而栗,脊背發涼。
對於喜歡推理小說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精妙的架構屬實讓人大開眼界。
新穎的殺人手法,與如今推理小說完全不同的寫作形式都促使著越來越多的人去看個新鮮,口碑越來越好,銷量逐步增高。
陸清風的作家身份開始成為其顯著的標簽,得到扶桑讀者的認可。
但正如任何事物的創新都會在初期迎來反對的聲音,離經叛道的打破常規,必然會招致墨守成規的敵視。
這種情況在這個故事剛出現的時候就十分明顯了,華夏那邊對於新本格的出現還在爭吵不斷,隻是文學弱勢,所以外界看起來沒多少聲量。
但在扶桑這個推理文化濃厚的國家,所掀起的聲浪遠遠超過了華夏這邊。
更何況,對這邊的文壇來說,陸清風還是一個外人。
【這段時間有一本華夏作家寫的推理小說熱度很高,有幾位老朋友推薦讓我看看,說是很受我們扶桑讀者的喜愛。
便帶著好奇心找來一本看了。
初讀第一遍,便覺得書中阿索德的設計確實精彩,核心詭計精美華麗,哪怕瞥去這點,整本書的構思也稱得上讓人歎服。
但細細品味,又覺得哪裡不妥,於是又細讀第二遍,發現了這本書中的幾個問題。
一:小說雖是華夏作家寫出,但從書中細節可以看出對扶桑地理做了深入了解,對這種寫書的態度我是認可的,但書中提及的埋屍坐標過於精準,按照書中江戶時代,凶手是如何精準定位這些地方的?
很難想象在當時沒有導航,荒無人煙的礦山,凶手精準將屍體運到全國各地。
就此一點,這個案子在現實也就理論上有可能實施,不具體可行性。
二:相比書中宏大的謎題,凶手的殺人動機缺乏說服力,我很難在凶手最後的自白中共情,然後理所應當的認為在那種情況下,搞出如此複雜的殺人手法。
整體有種頭重腳輕的感覺。
三;作家的文筆不好,敘事散亂,中間有很多囉嗦的地方,情節編排沒有條理性,有的地方有湊字數的流水賬。
推理小說雖然以趣味性為主要,但終究是文學範疇,文字之美不可少。
故而,這本小說綜合也就算得上合格,能有如今的熱度不過是占了一個偷換概念,所謂的新本格我是不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