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南眼前一亮。
“沒問題。”
熟悉之後,陸清風知道他平時就喜歡釣魚,還給他看過手機上拍的釣到的大魚照片,也不知道真假,畢竟釣魚佬為了不空軍,什麼都想得出來。
算了,不管真假,讓他試試也沒什麼壞處。
“茜茜姐和涵韻姐,你們和附近鄰居大爺大媽聊一聊,問問他們那邊有沒有蔬菜,雞蛋什麼的。”
農村收入來源不像城市那麼多樣化,依舊遵照著相對樸實的靠山吃飯,靠水吃水。
以山為鄰,一般是種植一些山貨,藥材,養殖一些家禽之類的,也會自己開墾一塊地,種些當季的蔬菜。
除了對外販賣,也留些自家食用。
七百塊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隻算生活必要開銷,消費水平其實和城市差彆不大。
彆的不說,五個人一天至少要消耗兩斤多大米,哪怕兩個女人的飯量小點,一周也要準備二十斤,好一點的大米兩塊五到三塊一斤,這一項的支出就要五十到六十。
加上肉蛋奶,蔬菜,水果。
陸清風心裡默算了一下,發現肯定不夠用。
如果是他自己的話,維持最低開銷,一百塊錢,差不多能過一周,但其他幾人過不了那種生活。
其實也沒必要,這又不是極限求生節目,估計節目組也有安排。
導演許言一直關注著監視器畫麵,也準備出場給幾人安排些任務,也算是規劃節目流程,因為是綜藝節目,還需是需要一些節目效果,不可能任由嘉賓漫無目的的閒逛,要讓他們動起來。
不過在聽到陸清風的安排後,他就收回了這個心思。
因為要安排的流程和少年在屋子裡說的差不多,細節有出入,大體是相似的。
他覺得有意思。
之前幾期節目也去過鄉村,從陸清風的表現來看,似乎很適應這裡的生活節奏。
或許是很早開始就一個人生活,在這塊的技能點加滿了。
可以專門策劃一個這種生活類的綜藝,應該會很有趣。
他心裡想著,任由嘉賓發揮去了。
陸清風自然不知道導演在想什麼,他前世就是農村孩子,對這裡的生活自然沒有壓力,其他四人則都是城市孩子,而且從小生活條件都不錯。
也是,沒有一定經濟壓力,也沒法在藝術上持續投資。
藝術都是錢喂出來的。
幾人拍了這麼多期節目,默契也培養出來了,陸清風的安排合理,也沒人覺得他喧賓奪主,開始各自忙碌起來。
“哥,為了省錢,你找根樹枝吧,我去小賣部買魚線和鉤子讓童錦給你送過來。”
陸清風不是很信任李一南的釣魚技術,所以不想投資太多,怕釣魚佬空軍,本都收不回來。
“行。”
李一南也不在意,樂嗬嗬的去找自己的魚竿了。
陸清風和李一南出門,院子外麵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好多小孩子。
今天是周六,學校放假,之前這些放假的小學生不知道去哪玩了,他們在屋子裡討論事情的時候,這些孩子大概得到了消息,跑了過來。
也不怕生,就在不遠處圍觀他們。
出了住的地方,攝影師也跟了過來,陸清風笑眯眯的朝這群平均年紀十歲左右孩子招招手。
呼啦呼啦,一群人跑了過來,不少人還下意識的盯著鏡頭。
“能問你們一件事麼,你們村哪家商店的東西便宜一點?”
“友發商店,我家買東西都去那裡。”
“曾書毅家的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對,是曾書毅大伯娘家的店。”
……
孩子們爭先恐後的回答,聲音又響又亮,還有人一邊說一邊指向其中一個平頭小孩,七八歲大小,臉上凍出兩坨腮紅,流著清鼻涕。
看到眾人看向他,把鼻涕嗅了回去,昂著小腦袋。
“我帶你們去。”
於是,一群人圍繞著陸清風和童錦兩人,朝著村子裡進發。
可能是感覺兩人友善的態度,孩子們越發大膽起來,在路上問東問西。
“你們從哪來的?”
“要禮貌,喊哥哥。”
一個大孩子立刻指正道。
陸清風沒有在意,笑著道。
“我從燕京來到,這個大哥哥是南韓人。”
“我知道,棒子。”
陸清風差點沒繃住,現在的小孩哥,真的什麼都懂。
童錦也囧了一下,鏡頭麵前儘量表現的大度,童言無忌,他也不可能去計較。
亂喊的小孩,又被領頭的大孩子教育了,也算是緩解了尷尬。
一行人吵吵鬨鬨,終於來到小賣部。
“大白娘,大白娘,有人買東西。”
.名叫曾書毅的小男孩衝進去喊了起來,用的當地方言,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婦女從櫃台過後走了出來,看到被村裡孩子圍住的兩人,雖然好奇,但也沒多問。
“買什麼,給你們便宜。”
陸清風和童錦開始按照所需開始挑選。
先拿了魚線讓童錦送給急用的李一南,剩下大米,油鹽醬醋,包括基礎的調料蔥薑蒜一一購齊,其他還有日用品,李一南和童錦沒帶毛巾,牙刷,也要買。
加起來零零總總花了兩百四十一塊七毛,有零有整。
其中五人的拖鞋加洗發水是真不便宜,占了一半的花費。
“再加八包辣條吧。”
陸清風也沒虧待帶著過來的這群孩子,一人給了一包叫麻辣雞筋的辣條,獲得了七聲謝謝。
從他們的眼裡,他知道自己已經是孩子王了。
還剩下一包,他自己揣兜裡。
辣條是五毛錢兩包,一共四塊,曾書毅家大伯娘給省了七毛,順便用三輪車把東西給他送了過來。
一群孩子跟在後麵,到了地方還幫著吭哧吭哧搬東西,陸清風感覺自己的辣條真沒白買。
喜歡文娛:罵誰狐狸精呢,喊我偶像請大家收藏:()文娛:罵誰狐狸精呢,喊我偶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