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清風前世看過一部電影,對其中大部分劇情到現在都還記憶尤深。
這部電影叫《萬箭穿心》,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
講的是一個叫李武莉的城裡女人,性格強勢,家裡大大小小所有事務一手掌握,丈夫馬學文農村,一路打拚,在廠裡做了一個小領導,但依舊被妻子看不起,毫無尊重,動輒在外人麵前嗬斥。
後麵又遭遇出軌被妻子舉報,鄉下母親來投奔卻被妻子嫌棄,下崗潮時期丟掉工作等一係列打擊,最終選擇輕生。
丈夫死後,家庭壓力來到李武莉身上,這個好強刻薄的女人在這時又獨自撐起了家庭重任,靠著挑扁擔把兒子拉扯成人,送入大學。
但早年丈夫的自殺在兒子心裡留下深刻印響,與她之間感情冰涼,最終冷血的將李武莉趕出家門。
這部電影對現實的描述,對人性的洞徹,那股冷峻的情感色彩都給陸清風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一部不可多的的好電影,他記憶電影在豆瓣上的分數挺高的,還拿了很多電影獎項。
和張景儀的談心觸動了他的記憶。
電影和小說是兩種不同載體的藝術作品,兩者之間可以互相轉換的,就像很多優秀的電影都是改編的小說一樣。
將這部電影和張景儀的事跡融合,或許能夠誕生一篇不錯的小說。
猶記得這部電影其實也是改編的小說,但記憶庫中沒有找到類似的文本。
他覺得作為嚴肅類文學創作開篇,非常適合自己。
借借著聊天的契機,和張景儀說了一下,畢竟其中的原型涉及到對方父母。
張景儀愣了一下,然後有些高興的樣子。
“可以啊,之前你不是寫過飛哥的故事麼?”
要是一般人或許會覺得難堪,但張景儀也是個創作小達人,有著文人的感性,對此並不介意。
“到時候還要請教一些你家鄉的習俗。”
陸清風手放在他肩膀上。
電影的故事場景放在了江城,在他這裡,取材的環境變了,背景自然也會跟著變化。
張景儀表示隨時歡迎。
聊天的氛圍倒是從低落中脫離出來。
“噢對了,之前注意到你這學期經常碼字,你是在寫網文麼?”
說著說著,陸清風想起這個事。
張景儀靦腆的點頭。
都是一個宿舍的,這事大家都看得到,也沒有隱瞞的必要。
“我也寫過幾篇文章投給文學雜誌,效果不怎麼好,後來我看網上說些網文能掙錢,就試了試。”
“成功了?”
“一開始沒找到竅門,被人說寫的一股子文青味,太矯情了,後麵多看多寫,抱著學習的目的,新開的這本成績還想。”
他咧嘴笑道。
“厲害。”
陸清風挺感慨的,以前劉鑫就嚷嚷著要寫網絡小說,做網文大神,結果現在也沒動靜了。
倒是張景儀這位正統通過北大文學杯的選手,之前還在校刊上發表過文章,現在搖身一變,成網絡寫手了。
真是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
“寫的什麼類型的,有空我也看看。”
陸清風隨意一問,張景儀卻有些不好意思的樣子。
“文娛。”
陸清風不明白他為什麼這個表情,想了想,心裡忽然有了一個古怪的念頭。
文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