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生活這麼困難,鎮民政所沒有給你們辦理臨時救助嗎?”
李明亮也是農家子弟,又有基層工作經驗,他非常清楚農村有很大一部分最困難的群眾因為不會哭窮,並沒有享受到應該享受的政策。
而有些生活勉強過得去的“聰明人”,卻三天兩頭往村裡、鎮裡甚至是縣裡跑。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這種人把惠農政策研究得十分透徹,逐一對號入座,一旦發現與自己挨邊的政策,他們便會千方百計地爭取享受相應的待遇。
如果基層工作人員不給他們辦理,他們就會撒潑打滾,天天來鬨,令那些基層乾部苦不堪言,最後隻好閉眼妥協。
這類人占用了本應給予真正需要救助政策的困難群眾的資源,嚴重破壞了社會秩序,成為了社會的蛀蟲。
但是他們不偷不搶,政府基層組織機構往往沒有一個對付他們的行之有效的辦法。
“沒有,什麼也沒有,我去村裡找過村長,村長怕得罪譚春雨,把我趕出來了,然後我又去鎮裡民政所,民政所的乾部說我有兒子,不能吃低保,可是我兒子都走了這麼久了,我們連飯都快吃不上了,兩個小孩的衣服全是彆人送的,我眼睛瞎,走不得遠路,連柴都打不到來燒,要不是這些鄉親們接濟,我們祖孫三個早就餓死了!”
肖金鳳無奈地搖頭道。
“好,你家的事情,我們大概已經了解了,您安心在家裡等消息,我們一定給您一個說法。”
李明亮今天的訪談,蔣淦全部悄悄用藏在褲兜裡的錄音筆錄了音,夏清風跟在旁邊還拍了不少照片。
“有沒有帶錢?”
李明亮起身後,悄悄在夏清風和蔣淦的耳朵旁悄悄問道。
“帶了,有200塊錢。”
夏清風回答道。
“我有360塊錢。”
蔣淦也乾脆地回答道。
“嗯,你們先借給我用一下,回去還給你們!”
李明亮真後悔出來的時候,錢帶的少了。
夏清風和蔣淦趕緊從兜裡把錢掏出來,交給李明亮,李明亮轉身把錢交給肖金鳳,真誠地說道:
“大娘,我們匆忙下鄉,身邊帶的錢不多,小小心意,請您收下,買一點生活用品。”
“不要,不要,我不能拿你們的錢!”
肖金鳳拚命把錢退還給李明亮。
“拿著吧,你們生活這麼困難,就算你不要,兩個孩子總還是需要營養,收下吧!”
李明亮轉身快步走了出去,張全有也跟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