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彈幕一水兒的在說蘇秦陰險,是無法抗拒的陽謀。
誰都知道五花村目前分為三撥人,蘇秦、章若楠、鄧訝軒,劉也、周薰、陸寒,以及仍然單吊的許坤。
全部盯著王立一家的五百萬。
分享?
嗬,是巴不得吃獨食吧。
眼下蘇秦挑明現狀,就是在的逼其他人做決定。
要麼一起合作。
要麼消失幾個人。
“臥槽,真看不出,我以為最狠的角色應該是劉也得打鐵匠或者許坤。這倆一個是人麵獸心,另一個壞的明明白白,連遮掩都省了,誰知道蘇律殺出重圍啊!”
“說明沉默的人有時才是最可怕的。”
“說真的,我以為蘇秦會先暗地裡把許坤爭取過來的。這樣在人數上就能占到優勢。現在急匆匆攤牌,不是給了劉也一家機會?”
“等等,你們能不能站在警方的立場考慮問題?蘇秦召集全村準備大開殺戒,你們還嫌人家做法保守?”
“模擬犯罪懂不懂?煞筆。”
眼見評論區又要起爭執,主持人冰冰趕緊岔開話題,問兩位專家:“十九年前的五花村殺人案,為什麼很多人不信全村都是凶手?”
“除了證據不足的情況,還有其他的理由嗎?”
李昌雲沉吟片刻,回答:“當時國家正處在經濟飛速上升的狀態,鼓勵農民走出大山,創造副業。”
“但是種了一輩子田地的農民忽然要去融入新時代,多少存有陌生、緊張的情緒。所以我們那時候都是以村為單位,大家團結在一起創業。”
“我記得當時我已經考入大學,整個村子為了給我湊足學費,賣牛賣地的有好幾家。後來第一個暑假,我回老家鼓勵大夥兒做小吃,再到地方特色美食。”
“村裡就這樣一點點起來了。”
回憶二十多年前的社會,李昌雲頗為感慨。
“以村為單位開展副業,其實能打消對陌生事物的畏懼感。人多力量大,又都是熟悉的人。出門在外,不是有句話嗎?”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他說完,盧新海和冰冰都笑起來。
直播間也有很多上了年紀的觀眾附和。
那會兒帶頭創業的村長、書記特彆多,連帶著整個村子的經濟都蒸蒸日上。
“是這樣的。”
盧新海笑著補充:“我老家也差不多。不過我們在沿海地帶,先搞海鮮,後麵開發了旅遊業,大家的生活一點點富足。”
“各位了解幾十年前的社會狀況就會知道,那會兒的人民對‘村’,有不一般的期盼和愛戴。”
“哪怕五花村留下的這幾戶風評都不咋地,但沒人會往最壞的方向深入了解。再加上證據的貧瘠,自然而然默認警方想搗糨糊。”
李昌雲聽完狠狠點頭。
華國幾十年跟坐火箭似的往前奔跑,做到了很多國家不敢想的事。
如今的人民看待事物的眼光也大有改變。
“我再說一個。吃絕戶大家都聽說過吧?這麼做的很多,可是願意承認的很少。五花村的案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李昌雲說完,大家陷入沉默。
鏡頭中,也是安安靜靜的。
眾人都在盤算怎麼樣才對自己更有利。
“我是村長,憑什麼要聽你的?”
劉也不服氣。
如果可以,他是真的不想把即將到手的鴨子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