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衡回答了第一個關鍵質疑點,上麵他書寫的公式是那麼完美且流暢,至少到現在為止沒人能找出毛病。
底下坐著的人推測這個質疑點如果不是秦衡故意留白展現實力,那麼就是對方的數學功底確實深厚到了一定境界,不然也不可能像剛才那般信手拈來筆下有神一般著實嚇人。
畢竟數學論文尤其是猜想論證並不像其它科目如物化生那般善於在論文中藏拙,理論數學是沒有實際生產成果的,所以不存在論文發布後被彆的實驗室搶占產品的風險。
反而為了推廣自己的數學理論和奠定地位,會更加不遺餘力的將自己的論文中的觀點講述清楚,因此秦衡絕對是臨場回答發揮的這麼好。
再結合秦衡年紀如此年輕,這不禁讓一些人直呼華夏難道又要出一位類似陳老般的數學領頭者!
在場的更有學術情報家涉獵廣泛,知曉秦衡在美利堅那場學術會議上的表現,更言之鑿鑿的說秦衡未來絕對是學術界的風雲人物,至少在數物領域很難有人能出其右。
這種觀點和傳言不斷傳播,讓聽聞者心驚的同時換了一副心態再次打量秦衡,他們開始考慮是否有拉攏和合作的空間,試圖借此搭上未來學術風雲人物的時代班車。
華夏中科數學以及各高校數學係的主任或者院長聽到這種傳言也是先驚後喜。
尤其華大數學係的院長更是喜不勝收,那嘴臉上揚的角度都沒有低於45°。
或許是看不慣對方的嘴臉,青木數學係的院長也就是曾經在高考前親自去招攬秦衡無果的那位,在一旁冷言冷語提醒秦衡並非華大數學係的學生,他可是物理專業並且加入了超導實驗室的人。
一句話下來場麵瞬間冰凍,要不是場合不對容易引起爭議,華大數學係的院長差點就要和青木的院長直接動手了。
還有像愛德華·艾爾利克斯和馬丁等人聽到這種傳聞皆是不置可否的點點頭,他們心中非常認同這種觀點。
尤其是已經和秦衡展開合作的馬丁更是不遺餘力大費口舌的對身旁幾名協會成員誇讚秦衡的神奇,科研思路獨特並且對數字敏感度極高。
這些人聽完之後多少有些意動,場內的流言蜚語並不一定可信,但是馬丁教授的話卻有相當大的保證力度。
畢竟以馬丁教授今時今日的學術地位,若非真的欣賞和認同,是萬萬不可能給一個年輕並且非親非故的學者抬轎子的,所以大概率就是這個秦衡真的有實力。
不過馬丁教授身旁這些協會成員們大部分都不是跨界學者,基本都是純數學領域的研究者,更沒有物理領域的項目在手,所以他們並不確定手上的數學項目秦衡能有多大興趣。
不過就算是這樣,他們打算找個時間空閒去和秦衡交談一番,就算一時之間沒有合適的項目與之合作,但相互交好落個臉熟總是沒錯的。
除了大部分看好秦衡的,另外還有些並不看好秦衡的人存在。
像趙正德自不用說,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心高氣傲之流,聽到流言蜚語連連哼氣。
甚至於直接開口嘲諷這一次論證會都還沒結束,秦衡這個小輩僅僅一個論文二作,那些回答發言還不知道是不是陳書雪提前給他做的功課,如今協會正式成員都不是就敢比肩陳老,要是真給秦衡上位了那還了得。
諸如此類的言語其實在人心當中也大有市場。
………………
話歸正題。
時間也已經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下午兩點,這看似漫長的論證過程其實已經算是神速,若是一天能解決兩個質疑點,或許這一次為期七天的大會就能將整個霍奇猜想論證完畢,這種論證效率在數學史上都屈指可數。
這次會議非受邀人員是無法入內的,並非是數學家協會高冷故意脫離群眾,這其實是一種善意。
畢竟哪怕是名牌大學生聽自己家學校教授上的高數課都已經算是一種煎熬了,更何況是非數學專業的普通人坐在這裡聽那些比高數更玄幻的數學論證,那就是一種折磨而已實在沒必要。
而對於那些聽的懂並且對數學食入骨髓般喜愛的一眾老教授們,協會不得不考慮腦力運轉和體力消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