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內人心各異,但大致的氛圍還是以學術為主的。
邀請製的入會有另外一種名稱那就是連坐製度,這種製度雖然不利於擴大影響力,但卻能撐起一片乾淨的天空。
那些心懷不軌的小醜甚至連協會成員都不是,登不上什麼台麵。
這也是全球數學家協會能獨立自得的重要原因。
…………
秦衡還在繼續給眾人解密。
“從空間微分幾何的角度看,2.9部分內容中所引入的元素,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2.8部分通過一種微妙的方式相互關聯。
而這種關聯的中間橋梁,就隱藏在微分幾何內的空間的拓撲變換之中。)相關的變換。德拉姆上同調群通過閉形式模去恰當形式來定義即h_drp()=\frac\textker(d_p)\texti(d_p1),其中d_p是外微分算子。
在我們的論文情境下,2.8部分到2.9部分的拓撲變換,或許可通過研究德拉姆上同調群在不同階段的變化來揭示其內在聯係…………”
秦衡在屏幕上調出相關的拓撲圖形,一步一步詳細講解著空間的變換過程,這大大節省了眾人因為思維發散而誤入歧途的可能性。
如果這都理不清思路,那麼隻能說壓根不適合參加數學家大會,坐在場館裡本身也是一種折磨。
講解繼續。
“陳老通過一係列複雜而精妙的空間微分幾何操作,將2.8部分的拓撲特征以一種隱秘的方式傳遞到了2.9部分。
這些操作涉及到對纖維叢、聯絡等概念的靈活運用,它們如同暗線,貫穿了整個論文。
例如,在纖維叢e上定義的埃雷斯曼,它滿足對於所有垂直子空間且水平向量的適應性。通過對這個聯絡的調整與分析,結合2.8和2.9部分不同的代數結構,我們可以在空間幾何下發現其中隱藏的拓撲一致性。
而這恰好說明了論文2.8與論文2.9的定義值域d值衝突究竟是怎麼回事。
陳老用微分幾何的奇妙拓撲空間轉換原理給世人上了一課,再次說明拓撲空間當中甜甜圈與咖啡杯等同概念的重要性。
話音落,靜四座。
台下眾人尤其是數學家協會的成員們此刻臉上的表情都是那麼的複雜且難以捉摸。
秦衡十分善解人意的停頓,也是給大家留足了思考的時間。
顯然台下的人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消化秦衡或者說是陳老帶來的震撼。
至於g組突破點的質證,在秦衡點出陳老隱藏用意的那一刻就已經不是關注點了,因為陳老已經給出了正確的答案。
過了一刻鐘左右,場地內依舊還處於落針可聞的狀態。
“咳。”
秦衡一聲咳嗽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靜,並不是他不懂事煞風景,而是有些話還沒說完。
“各位前輩們,我這裡其實還有一點關於陳老的淺顯見解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