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聽後有些哭笑不得,他沒想到這李信看起來五大三粗的,竟然心思如此活絡。
他還以為李信是個隻會莽的武將呢!
畢竟史書上關於李信的記載,差不多都是些他的統兵的戰績。1
以至於自己下意識就以為他就是個單純的猛將,結果這事實似乎與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樣啊。
呃,這算不算是: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看來任何書籍,哪怕是史書也不能儘信啊。
李信聞言,放下了手中的酒杯打了個酒嗝,十分認真的道:
“那我就隻能祈求叔父的在天之靈了!”
李意:“”
李信見李意一臉無語,連道:
“哈哈,當然!這隻是玩笑之言,若是陛下真準備那麼做,為兄自然要出言為你求情。”
“最多不過就是爵降一級,罰俸一年罷了。”
“隻要你沒在陛下麵前說什麼:你一定能讓大秦糧食增產!結果最後又辦不到。”
“陛下都不會對你有太大的懲罰的,最多覺得你沒什麼能力,不再重用你罷了。”
這話一說完,李信卻是忽然變得有些沉默,再度默默的飲起酒來。
李意見狀卻是一怔,他則是想到了李信伐楚:
李信當初可是在嬴政麵前打包票,能以二十萬秦軍伐楚的結果卻大敗而歸,那二十萬秦軍損失半數以上。
隨後嬴政才不得不拉下臉麵,去請求在家養老的王翦出山,用六十萬大軍攻下的楚國。
按理說這種吃了這種大敗仗的情況下,按律李信應該被重罰,甚至是被處死才對。
這背後顯然發生了些什麼
至少如今李信地位依舊很高,是軍方少有的實權人物,隻不過比不過王翦罷了。
和王賁、蒙恬兩人的地位差不多,隻是爵位略低一些。
至於這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李意目前還無從得知。
畢竟李信若是真的願意說,不必自己問,他自然也會說出來。
若是他不願意說,想必多半是背後緣由說出來恐有不利。
自己還是少打聽為妙!
在根基淺薄的當下,李意可沒心思摻和這些朝堂之事,他現在隻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至於其他的事情,隻要和自己沒關係那就一律不管。
——
1李信伐楚前戰績:
趙國: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國俘虜韓王安、滅亡韓國後,秦王政派王翦率領數十萬大軍逼近漳水、鄴城,李信則出兵太原、雲中,與王翦軍隊共同包圍趙軍,並一舉攻破趙國。
燕國: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李信率領先遣部隊最先抵達易水河畔,以輕裝騎兵突進大敗燕太子丹,迫使燕太子丹逃入燕都薊城堅守。
後薊城被破,燕太子丹逃到衍水(今遼寧太子河)。
李信孤身帶領數千士兵,深入燕地追擊燕太子丹到衍水。
並且迫使燕王喜派人斬殺燕太子丹,並將其首級獻給秦國。
此役之後李信深得秦王政信任。
(嬴政:李將軍果勢壯勇!)
喜歡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請大家收藏:考公上岸了?上的大秦的岸!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