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徐福竟然現在就準備東渡倭國了?
自己印象裡:
他不是過了好些年。
經過數次出海後,他才帶上童男童女東渡的嗎?
哪有這麼早?
而且,這次他還不是一個人。
這徐福,似乎還準備和那方士盧生一起東渡。
這和自己記憶裡的是一點都不一樣啊。
李意認為:這多半是因為自己穿越了,故而曆史軌跡發生了改變。
“不過這徐福既然現在就敢向嬴政要童男童女,那豈不是說明他去過倭國啊!”
李意一開始覺得這時候的徐福應當還沒有去過倭國。
所以李意此前才派了一批方士東渡,前去探路。
為以後大秦能夠開疆拓土提前做準備。
隻是沒想到,這徐福竟然突然蹦出來了。
而且他一來就想要童男童女,出海尋仙
這還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啊。
自己豈不是可以提前知曉那邊的情況了?
畢竟於情於理。
自己都應當去把東邊海上的倭國給打下來,收為大秦的一部分。
於情:自己雖然是個鹹魚,但是曆史上的國仇家恨卻並不會忘記,如今有機會能夠提前滅除隱患,那自然是要去做的。
於理:倭國的銀礦乃是世界級的水平,十七世紀時期全世界流通的三分之一的銀都是出自倭國。
這可是相當重要的工業原料,而且還有一定的貨幣屬性,自己沒理由讓它在那邊被埋沒不是。
因此,在穿越到秦朝之後。
李意最想攻打的:
其實不是北邊的匈奴,也不是南邊的百越。
而是這個遠在海上的島國!
畢竟真要說起來的話。
匈奴和百越在後世,有不少都融合進華夏民族,最終成為華夏一份子了。
比如後世的蒙古草原、東北一帶以及兩廣地區。
在秦朝時期,其實都是匈奴胡人和百越諸部。
自己對他們的主觀敵意。
自然會小於那海上的倭國。
當然!
這也不是說,北方匈奴和南方百越就可以放在那不管了。
對於現在的秦朝而言:
其實更主要的威脅,還是那北方的匈奴胡人和南方的百越諸多部落。
他們對中原可一直都是虎視眈眈,自己自然不能放任他們成長。
畢竟他們現在可還不是咱中原人。
自己還是儘早的,把他們收歸大秦為好!
就在李意遐想之際,鹹陽宮的宦官來到了此處。
“仙府大人,陛下有請。”
李意聽後不由得一笑。
看來嬴政,是想讓自己去見見那兩位著名方士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