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的大秦已經開始初步邁入工業時代了。
但是真正實現機械化還差著十萬八千裡呢。
鐵路甚至也才鋪了幾十裡。
這還是因為李意手下的工人數量極其之多的緣故。
用數量彌補了技術的不足。
不然按照後世的速度,第一條鐵路不過二十公裡的長度,足足修了三年才搞定。
效率之低,可見一斑。
李意手下仙術府在理論層麵,雖然每日都在進步。
但是客觀的來講,他們現在所掌握的技術肯定還是不如後世真正步入工業革命時代的時候。
某些方麵由於李意的指導可能還算不錯。
但是更多方麵則是處於偏科狀態。
能用個把月修出數十裡,已然是神速了。
這得益於李意有錢,可以用錢砸。
彆人修鐵路,可能隻能動用一兩百人慢慢修。
李意卻能夠輕易動用十幾倍的人力,自然進展飛快。
不過依然還需要時間來積澱。
可能得耗費三四年甚至五六年的時間。
才能初具規模,實現日行千裡的夢想。
所以長途運輸方麵,還是得靠畜力車。
而且大規模利用畜力,也能間接提升鐵路的搭建速度,節省人力。
所以李意才把主意打到了匈奴頭上。
畢竟他也聽說匈奴這個冬天不太好過,可能會死不少牲畜。
這讓李意非常的心疼。
這些牛馬以後可都是大秦的牲畜啊,餓死實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才發動“鈔能力”,讓兄長李信從匈奴那裡解救一些牲畜回來。
而且,匈奴手裡才多少牛馬?
就算全部落在大秦手裡,其實也激不起太大的水花。
畢竟此刻的秦朝,可是坐擁千萬級數量的人口。
足足兩千萬人!
這個時期整個地球才多少人?
一億人?又或是兩億人?
反正不會太多就是了。
所以,就匈奴那點兒牛馬,哪怕挨個分下來送給秦人。
十個秦人,怕是都分不到一頭牛
——
李信俯身摸了摸地上的雪。
輕聲道:
“雖然現在咱們這裡還沒有進入真正的嚴冬。”
“不過早些把這批耕牛送往到各處,也能減少過程中不必要的傷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