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於越一臉“驕傲”的道:
“當年稷下學宮,不就時常有各家在辯論嗎?”
“仙府和老夫,便是打算重啟此法。”
李斯聞言不由得神色一凜,有些鄭重的看向李意:
“仙府當真打算推崇儒學?”
“這儒學如何能治國呢?”
“仙府還需三思啊!”
雖然李斯不知道其中的具體情況,但是很顯然仙府李意是要支持淳於越了啊。
而且憑陛下對仙府的信任來看他法家的地位豈不是要受到威脅?
還不等李意回話,淳於越搶先懟了過來:
“李斯,誰說儒學不能治國?”
“你那法家不是從我儒家延伸出去的?”
“你法家治得,我儒家就治不得了?”
李斯搖了搖頭:
“此前的諸多國家,可有哪一國用過你儒家治國?”
“夏商周不都是儒學禮法治國?”淳於越不服氣的道。
李斯略帶不屑的道:
“夏商周也能算儒學?”
“仆射你可不要把這先後順序給弄錯了。”
“孔夫子乃是根據夏商周等朝代的治國之法,才提出儒的觀念。”
“但是此後的春秋諸國,可又有哪一國實行儒學了?”
淳於越似乎被懟的說不出話來了,不再搭理李斯。
李意見狀則是摸了摸下巴:
這淳於越,倒是還挺有心機的嘛竟然還故意裝作說不過的樣子。
按照其《仙儒》中的觀點來看,他少說還能多辯幾輪的。
莫非是真打算日後和李斯好好辯論一二所以先藏有後手?
——
對於淳於越可能打的主意,李意自然不會戳穿。
而是看向李斯:
“廷尉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
“之前在朝堂之上的時候,廷尉不是也曾說過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嘛?”
“如今儒學打算與時俱進,你不更應該支持嗎?”李意笑嗬嗬的道。
李斯聽後不由得一滯。
這話雖是韓非子在五蠹中所提出的,但李斯對此十分認同。
故而李斯常將其掛在嘴邊。
所以忽然聽到李意用這句話反駁自己,他一時間有些無言以對。
“仙府所言雖然不錯,但是這儒學終究是儒學”
“再怎麼變通,都不如我法家務實不是嗎?”
“我法家講究賞罰分明,儒家卻隻好道德禮儀。”
“如何能適用於如今土地廣袤的大秦呢?”
李斯沉默了一下後,終究還是開口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