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眾貴族來到一寬闊的場地——今天辯論所在的地點。
此地頗為廣闊,乃是仙術學堂用於大眾講學之處。
中間有一高台,是平日仙術學堂的老師講學所在之地。
故而正好可以用於公開辯論之用。
“公子高竟然也在此處?”一位眼尖的貴族忽然看到了眾人中的一位穿著華貴的青年。
“這有什麼好稀奇的,預選不就是公子高選拔的嗎?公子高在此處不是很正常?”
“可是公子高不是協助廷尉處理關中刑罰嗎?怎麼有時間來這兒觀看辯論呢?”
“你這話說的,那仆射還是朝中重臣呢,還不是有時間來此和眾人辯論?”
——
見眾人已經來的差不多了。
公子高當即走上了高台。
“諸位,今日高受仆射邀請。”
“特來此處主持此次的儒學辯論。”
“儒家創立已有數百年,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學者。”
“不少學派,皆是由儒家衍生而出。”
“但儒家本身卻始終沒能被諸侯所重用。”
“如今天下一統,我大秦則是以法治為主。”
“儒學似乎再難崛起。”
“而今日的儒學辯論,便是找尋儒學未來的方向。”
“探討儒學是否還有成為當世顯學的機會。”
“諸位可以暢所欲言,隻要言之有理即可。”
“而辯論的優勝者,則是由所有的觀眾來選擇。”
公子高大致講述了關於此次辯論的目的和規則後便從高台上走了下去。
而公子高話畢,叔孫通便施施然的走上了高台:
“諸位,在下博士叔孫通,師從孔鮒。”
“吾聞公子方才所言儒學似乎再難崛起?”
“通實在是不敢苟同。”
“如今天下一統,乃是盛世之基。”
“分明是我等儒家崛起之機,儒學如何會沒落呢?”
“隻要遵循周禮,實行仁治,教化百姓天下必將重現昔年聖人所言的小康之治。”
“治國之本,在於仁政和道德教化。”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以倫理道德為中心,通過君子的榜樣以及禮樂教化來引導人民。”
“做到仁愛為本,禮法為末,從而培養出有道德的百姓,便足以讓國家長治久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