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東西也可以用在佃戶身上,但是由於佃戶們受製於貴族,很可能被一些貴族投機取巧,把他們的補助給吞掉。
所以仙儒扶貧基金會,暫時還不支持佃戶們使用“抵稅補助”。
當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更多的百姓成為自耕農,不再依附於貴族淪為佃戶。
這是一種製衡手段。
李意很清楚,直接發錢給百姓那是不可能的。
這種做法是最蠢的。
大量的財富一下子流入民間,隻會造成市場秩序崩潰,原有貨幣體係崩塌。
就像後世發行貨幣一樣,都是根據一個國家的產能來發行的。
不是說印鈔票送給百姓,百姓們就能擺脫貧困了。
這錢多了,物價就會上漲。
到最後扶貧就會淪為空談。
所以最好的辦法自然還是通過各種補助來增加產能,做到間接扶貧。
讓黔首們能夠創造的財富變得更多。
又或是弄一些惠民福利政策,來減少稅收。
讓黔首們能夠留下的錢變得更多。
這樣一來,才能真正的讓百姓們變得富有。
同時還能讓國家變得強大,讓經濟變得更為繁榮。
在全方麵呈現正向增長。
——
抵稅的做法本質上就是在用貴族和儒生們扶貧的錢,抵黔首的稅。
而且此法還可以推送到整個關中,以及部分關東地區。
畢竟仙儒扶貧基金會想要推行到全國各地,肯定需要很長的時間。
但是“抵稅補助”卻可以在鹹陽一手完成。
左手倒右手的事兒而已。
仙儒扶貧基金會把扶貧資金充入國庫。
然後,朝廷在天下各地征收賦稅的時候,再少征收幾石的糧食。
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將其落實下去了。
至於從糧倉裡運糧食出去,然後一點兒一點兒挨家挨戶的發?
那無疑是一種費錢且蠢蛋的做法。
平白浪費人力物力
最好的方法還是像租耕牛那樣讓百姓們能夠種更多的地,以此提高產能。
等到糧食產能達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將扶貧款往工業上傾斜了。
——
當然,黔首們肯定是想不到這麼多東西的。
畢竟就連貴族都還沒想明白這裡麵的彎彎繞繞,更何況這樣黔首呢?
黔首們隻知道一件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