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聽後則是有些忍俊不禁的看了榮祿一眼:
“咱們這都走一半了,要是半途而廢那豈不是白來了?”
“這些天舟車勞頓的苦不是白挨了。”
“怎麼說還是得去看看這個天下最高峰。”
“以後咱們多半都不會再來了畢竟這裡海拔高,可能會出現高原反應。”
——
嬴榮祿聽後則是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隨後似乎想起了什麼,突然道:
“老師,榮祿記得這羌人所在之地還有一種名為秏象的動物據說肉質十分美味。”
“既然來都來了,一定要找來嘗一嘗。”
《呂氏春秋》“本味篇”中有言“肉之美者,犛象之肉也”。
嬴榮祿作為一個吃貨,對此亦是有所耳聞。
李意聽後不由得有些意動:
秏象?貌似說的是秏牛吧自己還真沒吃過這東西。
隨後又瞬間反應了過來:呃自己竟然被榮祿給帶跑偏了。
“這秏象可是牛的一種,咱們大秦都甚少殺牛來吃榮祿你竟然還想吃彆人的牛?”
“這裡的羌人,都是養來產奶和運送貨物的”
“很少會主動吃它們的肉。”
“這可是他們的重要財富”
“你何時見過北方九郡的人隨意屠戮自家的牛馬來吃?”
“你不怕他們找咱們拚命嗎?”李意笑著打趣道。
嬴榮祿則是有些疑惑的道:
“如果不能吃書裡為什麼還會這麼寫?”
“難道書裡說的是假的?”
李意眨了眨眼睛,笑道:
“如果給的錢夠多自然也是吃得到的。”
“比如咱們給他們足夠吃幾年的糧食,自然可以換來那秏象”
“不過最好還是少這樣做,人們往往會因眼前之利而蒙蔽對長遠利益的認知。”
“說不定此地的羌人見有利可圖,甚至獵殺野生秏象。”
“到時候它可能便會因此而滅亡,榮祿你覺得這意味著什麼?”
“那以後肯定就吃不到了!”嬴榮祿鄭重其事的道,“後人再也無法吃到美味,何其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