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設宴。
這次設宴就是為征戰在外,曆時幾個月,凱旋歸來的一眾將領們接風洗塵,其中此時參戰的不少都是出自世家,還有少數人是從小兵爬上去的。
其中趙宣就是最典型且成功的例子。
作為受儘萬人矚目的趙宣,陛下特意點了他的名,甚至是當場詢問他可有婚配,公主席上有好幾個公主同時含羞垂眸,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
陛下如果要重用趙宣,就必須要讓他尚公主,因為隻有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趙宣,插入一些探子進去,陛下才能放心。
不然,就隻有一條路,要麼不給趙宣上戰場立威的機會,封個不沾權勢的侯爵,要麼就是卸磨殺驢,那太明顯了。
陛下如今還需要趙宣活著,東離國暫時是安分了,但誰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再次蠢蠢欲動。
這次最開始的教訓,告訴他殺人收權,也不能殺的太狠,不留一個,這樣對西楚國而言也是一大危險。
一眾朝臣有的猜出了陛下的用意,有的則不明其意,羨慕趙宣風光無限。
趙宣想了想,含笑婉拒,表示他血氣太重,早年算過命一輩子不可娶妻,他也不打算害人,早已想好孤身一人到老。
陛下意外,心中有些惱怒,但也明白趙宣這話對他自己也是一大損失。
趙宣不想尚公主,在文武百官麵前說這樣的話拒絕,那麼自此之後,就算是其他的文武百官家中有想嫁給趙宣的,也要再思量思量了。
一個拒絕了陛下,還有這種借口,若是趙宣真想娶妻,就算是普通人家的女兒一旦嫁了,就是欺君之罪。
誰敢為了一個趙宣做出這樣的事情?那不是要把整個家族的人都給埋坑裡嗎?
總之,趙宣這一舉動,立即從炙手可熱的新貴變成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文武百官除了少數人,都不敢與他寒暄。
都知道高台上的陛下是個容不得沙子的,當初繼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曾經有功的武將,一一拔除乾淨。
就算不是把他們一一殺光,也絕不會讓真正有能力者手握兵符。
如今趙宣敢當著這麼多人的麵拒絕陛下,即使陛下礙於麵子不好發怒,但趙宣在陛下沒有退位前,這成親一事是不必想了。
周瑾安坐在席位上,遠遠見到換了一身深紅色官服的少年,擲地有聲的神情,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他想替趙宣說話,可文武百官都在,趙宣已然駁了陛下的麵子,如今說什麼都隻是在火上澆油,自己為趙宣說情,隻會壞事。
若他貿貿然出頭,隻怕會引來陛下的忌憚,他出自將軍府,趙宣再與自己交好,陛下就算是殺心沒那麼重,也會一次被激發到頂了。
陛下打量趙宣片刻,笑意消弭,再過須臾,那似笑非笑的深沉笑容又出現了。
“罷了,既然愛卿不願意,那朕也就不強人所難了。”
一錘定音。
這定的不僅是陛下不會再賜婚的意思,也是陛下若沒死,趙宣必然不能娶妻的含義,因為孤寡之命,怎能娶妻?
周瑾安心裡直歎息,身在局中,總是有萬般不得已的。
他對趙宣是淡如君子般的欣賞,也知局勢動蕩,走的太近容易引來各方的多想,所以周瑾安從始至終都未曾與趙宣走的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