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宣抱著能打一次算一次的想法,隻要是看到餘騰林欺負人,不管是什麼族類,都照打不誤。
偏偏他每次都能把餘騰林做的事情拿出來當借口。
天界既然如此會辯駁,那他也學學,總不能每次挨打的都是自己吧?
趙宣可不是什麼任由彆人打,自己不還手的性子。
隻要抓住天族愛麵子,愛名聲的關鍵,每次他提及餘騰林一夥人做出來的“好事”,天帝都隻能沉沉盯著趙宣,最後說出此事與他無關,不許罰他的話來。
不是天帝不想罰他,實在是這事擺在台麵上,趙宣都是有理的。
三年的事情說過就過去了,說快也快,趙宣早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揚名三界。
他自己沒覺得自己多受待見,實際上,妖魔兩族不少族類女子都是為他所救,這才避免了被餘騰林一夥人欺辱的慘劇發生。
偏偏,整個天界都拿他沒有辦法,每次鬨出這樣的事,趙宣總能找到幾個目睹者作證。
當然,他們不是想給趙宣作證,實在是趙宣逼著他們以天界的名義起誓,保證自己說出來的是實話。
如果他們說謊,將永墜十八層煉獄,再也不得攀登天界大門。
如此賭咒的方式不可謂不毒,有趙宣這番話,誰還敢做偽證?
雖說次次都全身而退了,但總會有點其他的摩擦,這些是難以避免的。
不算太嚴重的話,通常都是罰他抄天規百遍,趙宣想著反正這天規抄了,也就楚歌一個人看,一次也是抄,三五次也是抄。
有什麼關係呢?
楚歌早就見識過自己的字了,再多看幾百遍,上千遍也是相同的結果。
久而久之,在神界不少人都堅定不移的把趙宣當做敵人,愈發仇視。
趙宣也沒客氣,反正這些天族人各個都仇視他,看他的眼神比殺父仇人還要仇視,與其想著化乾戈為玉帛,還不如乾脆把厭惡之情擺在台麵上。
天界先一步對趙宣釋放出了敵意,趙宣是個不能忍受的,你打我幾拳,我就還你幾下,不吃虧的主。
時間一長,雙方已經不能用敵視兩個字來形容了。
以天後,餘騰林這一夥為首的神或仙族,堅定不移的認為趙宣其心不正,早晚要野心爆發,顛覆三界。
整個天族對趙宣沒有敵意,且隱隱還有些敬仰,佩服的隻有下天庭,偏偏天界沒有他們發言的權利。
就這樣,發言的神或是和趙宣有仇,或是覺得魔族崛起會傷到天族利益,或是看熱鬨,覺得趙宣跌落下去,未必有什麼不好的?
擎天兩兄弟就是在這個時候回來的,不可謂不亂。
他們兩人前腳回來,當初他們幾次敗在趙宣手上的事情立即被翻了出來。
在神界都是神,占據一方的人物,誰會給誰麵子。
想看誰的熱鬨時,毫不掩飾自己眼底的幸災樂禍。
時間一長,擎天,擎悟自然是要把這筆賬算到趙宣頭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