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百官抉擇(上)_穿越大明,從靖難之役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9章 百官抉擇(上)(1 / 1)

朱棣先是佯裝出一副悲痛萬分的模樣,那臉上的哀傷仿佛能感染周圍的空氣,讓本就凝重的氣氛愈發壓抑。他緩緩起身,聲音略帶哽咽地下令,命人務必妥善安置好這具遺體。

隨後,他麵向周圍神色各異的文武百官以及一眾燕軍將士,神色肅穆莊重,語氣中滿是痛惜地說道:“皇帝侄兒一時糊塗啊,受那等奸佞小人的蠱惑,以至於我大明陷入這般亂象,如今竟遭此橫禍,實乃我大明之殤!”

眾臣聽聞此言,心中各懷想法,可在這樣的場合下,也都紛紛附和著,口中吐露出些惋惜悲痛之詞。隻是那或真或假的神色,藏在低垂的眉眼之後,著實難以分辨。有人是真心為這江山動蕩而傷懷,有人不過是隨波逐流,做個應景的姿態罷了。

為了進一步坐實建文帝已死的假象,朱棣緊接著召來禮部官員,鄭重其事地下令為朱允炆籌備葬禮,且要求以天子之禮葬之。如此一來,皇帝於大火之中意外崩逝的消息便會傳遍天下,而他朱棣登基即位,似乎也就順理成章了,至少可以在表麵上,不用背負那弑君篡位的罵名,為自己即將開啟的統治之路,披上一層看似合理合法的外衣。

為了安撫京城的百姓,朱棣可謂煞費苦心。他特地派兵駐守京城維護治安,嚴令麾下將士不得擾民,力求在這動蕩之時,讓百姓的生活能儘量維持安穩。

同時,他還向京城軍民發布了一則公告,言辭懇切地說道:“固守封地的藩王,因左班奸臣挑唆,導致骨肉被其殘害,所以不得不起兵誅殺他們,以此來扶持江山社稷,保安親藩。今次擬定的京城奸臣,有罪者不敢赦免,無罪者不敢誅殺,如若誤傷受到牽連又禍及到傷亡,絕非靖難本意。”

這一番話語,既是在向百姓解釋自己起兵的緣由,也是在試圖平息眾人心中的不安與疑慮。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朱棣下令在城中搜捕齊泰、黃子澄等人,這些人在他眼中,皆是建文帝身邊的“罪臣”,是致使大明陷入內亂的“禍根”,一定要除之而後快。

隨後,他便率大軍返回龍江駐紮,隻留下了人心惶惶的京城軍民,以及麵臨著艱難抉擇的文武百官們。

這些文武百官眼睜睜地看著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在大軍的護衛下,騎著高頭駿馬,意氣風發地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南京。此刻,麵對即將奪取皇位的朱棣,他們的內心猶如翻江倒海一般,到底該何去何從?

建文帝一朝的滿朝文武大員,紛紛在這曆史的十字路口,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在這風雲巨變之際,有一部分人出於本能,選擇踏上了逃亡之路。

燕兵入城的那個晚上,城中便陷入了一片混亂。四十多名高官,匆忙喬裝成平民百姓,攜帶家眷,趁著這混亂的局勢,慌慌張張地逃出了南京城。

而在此後的日子裡,前前後後竟共有四百六十多名官員選擇了逃離,其中不乏翰林學士高遜誌,監察禦史韓鬱、李貞,吏部主事顧碩等等。

這些選擇逃亡的官員,大多都打算隱姓埋名,帶著家人就此隱居避世,遠離這朝堂紛爭與權力旋渦。

就拿開國功臣劉基次子劉璟來說,南京城破之時,他毅然逃回了浙江老家。後來,朱棣聽聞他的才名與賢能,有心請他出山相助,可劉璟卻避而不見。

朱棣哪肯輕易罷休,便派兵將他抓到了南京。劉璟見了朱棣,卻依舊不慌不忙,神色坦然地說道:“殿下如此行事,是打算就算是百年後,還是逃不過一個‘篡’字麼?”

此言一出,正好觸動了朱棣的逆鱗和痛處,朱棣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將他下獄。劉璟寧死不屈,最終在獄中自儘身亡。一代名臣劉伯溫劉基的兩個兒子,就這樣先後遇難,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也讓人感歎在這曆史的洪流之中,個人的堅守與命運竟是如此的波折與無奈。

而另有一部分人,如李景隆和穀王朱橞一般,選擇了主動歸順朱棣。在燕王進入南京的當天,兵部尚書茹瑺、吏部右侍郎蹇義、戶部右侍郎夏原吉、禮部左侍郎董倫、大理寺少卿薛嵓、翰林侍講王景,以及翰林院的不少官員如楊溥等,紛紛主動向朱棣輸誠,歸順了這位新主子。朝中大多數官員在茹瑺的率領下,也都跟著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他們這般選擇,倒也不儘是貪生怕死、趨炎附勢之輩,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的出發點其實頗為簡單。在他們看來,朱棣與朱允炆皆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血脈後代,不管是兒子當皇帝,還是孫子做皇帝,皇位都是他們老朱家的,於他們而言,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區彆。

況且,朱棣以“靖難”之名起兵,奪得皇位後,一直強調自己的行為是為了清除建文帝身邊的奸佞之臣,恢複太祖朱元璋的祖製。如此一來,選擇歸順朱棣,在他們心中,其實也並不違背那傳統的忠君觀念。

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下,他們審時度勢,覺得順應新的形勢,或許才是保全自身和家族同時還合乎本心以及自己所學的明智之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竊醫術,奪至親?神醫嫡女殺瘋了! 修仙界大佬穿成真千金,爆火娛圈 霓虹下的舊手機 全球末世,旅行青蛙幫我囤物資 惡雌挺孕肚流放,雄獸們寵瘋啦 飼鴉的魔女 寵你生生世世 四合院:從怒懟眾禽開始走向巔峰 三國:我帶黃巾闖天下 邊軍:從女囚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