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江橋的質疑,楊淩歎了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小兄弟,你都知道我是老怪物了。”
“冥紀元早期我確實缺席。”
“但是在故鄉第一次連通黃泉路的時候。”
“我可沒有缺席。”
“那時候還沒大逃亡呢。”
“我雖然沒有進入黃泉路,但是關於黃泉路的情況,第一次探索後的結果,我還是能知道一些的,而且有些東西知道的還比較詳細。”
“由此作為基礎,結合這些年考古獲得的信息進行推測。”
“很容易對倆世界來曆做出判斷。”
“我無法了解的。”
“是那些時代發生的具體事情,比如故鄉人類是怎麼對兩個世界進行文明指導的。比如故鄉到底遭遇了什麼,導致大劫的誕生。”
“比如黑潮……”
“比如……”
“秋霜。”
“我無法知道的是這些具體的東西,而不是一些框架性的宏大事件。”
他知道黃泉路,知道黃泉路的來曆,甚至知道黃泉路第一次連通後發生的事情,比如大撕裂,比如海星的誕生。
也知道逃亡前的準備,故鄉來海星的坐標錨點。
事實上。
當年逃亡路並非隻有一條。
黃泉路是其一。
他所在小世界走的那條大隧道是其二。
除此之外。
還有幾條通道。
其中有的成功,有的卻在半路出了意外,全軍覆沒。
知道這些基礎信息。
結合藍星流傳的一些東西。
進行合理推測。
以他老怪物的經驗,確實可以猜出後續的一些情況。
“這樣麼。”
江橋點了點頭,接受了楊淩的解釋。
但並未全信。
信息源嘛,不能太單一。
就算楊淩沒有騙他,但畢竟這些東西也隻是楊淩的合理推測,所以是否為真,還需以後檢驗。
“你說的秋霜是什麼?”
順著對方的話。
江橋繼續問道:“還有,回到主題,你該講第二次大劫了吧。”
“第二次大劫?”
楊淩看了一眼窗外:
“秋霜。”
“就是第二次大劫。”
“那是一場非常可怕的寒災,發生在海星。它就像秋霜殺萬物,滅絕了從地表到陰間的大部分生命。”
“不同於故鄉曆史上的冰河期。”
“秋霜更恐怖。”
“更極端。”
“而且是突然降臨,沒有太多征兆。氣溫直接降到零下五十度,隨後逐漸下降到了零下一百多度。你知道,這個氣溫不可能還有活物存在。”
“隻有兩極位置氣溫高一些。”
“成了避難所。”
“我在海星的兩極區域,發現過通往陰間的通道。”
“不過已經坍塌。”
“隻剩遺跡。”
“但由此可以看出,當年老鄉們曾經從兩極出現在過地表,甚至可能開放過陰間給地表人類暫時避難。”
“但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