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完韓非的事,韓王安心裡一陣慶幸。
至於韓非,隨他吧……
蒙武:“那我們可以聊下一件事情了。”
韓王安:“!!!”
“還有何事?!”韓王安感覺自己的心臟有些難受,秦國派他出使莫不是故意來找麻煩的?
“關於韓國生存之事。”
韓王安的心漸漸沉了下去。
秦國難不成既要往北攻伐匈奴,還要攻韓不成?
“秦使此話何意?”
“韓王可知三國共同出兵之事?”蒙武笑了笑:“接下來三年,韓國該如何自處?”
我韓國怎麼辦需要告訴你?
韓王安大概明白蒙武想說什麼了,可這讓他心裡升出了一絲憤怒。
“秦國三年不對燕趙動兵,按照趙國與燕國的情況想必他們也不會起戰事,所以三國間大體會相安無事。可魏楚齊三國就難說了。”蒙武自顧自的說著:“韓王何不試想下?如果您是三國之王,您會安穩度過這三年嗎?”
“為何不可?”韓王安沉聲道。
“韓國此時能動之兵,不足十萬。”蒙武想了下:“本將估算過,魏齊兩國三天內可動之兵均超過十五萬,楚國就更不用說了,韓王若是願意將自己的安危寄托給他國,那請自便。”
“真相”還真的是這樣。
隻是蒙武混淆了一下概念。
韓王室若是拚著國家不要了傾國出動,那兵力絕不止十萬。
而魏齊兩國那十五萬,卻是將他們全國兵力包括各地駐軍和貴族私兵也給算進來的。
可這“真相”,重要嗎?
韓王安有心想懟,但卻沒什麼底氣。
那兩國不好好發展自己,跑來打韓國乾什麼?
除非有什麼值得他們動兵的理由,或者……有人慫恿。
這與其說是一種勸誡,還不如說是一種警告。
自古以來優秀的使者從來都不會把話明著說,隻要目的達成了,什麼話都敢說。
韓王安評估了一下自己強硬拒絕和委婉拒絕的後果,緊接著搖了搖頭。
會完蛋……
“那秦國想乾什麼?”韓王安帶著微笑問道。
“很簡單,我們想保證絕對的安全。”蒙武說道:“三國出征,一旦他們任意一國出事,北部戰事都可能會發生不可知的變化,秦國不希望出現這種事。”
“我大秦願在之後三年支持韓國。”
說得真特麼好聽!
不就是希望在戰爭期間,讓我韓國吸引魏齊注意力,彆讓他們去找趙燕的麻煩嗎?戰爭結束之後,讓我韓國當出頭鳥、你秦國好安心積累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