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朝會結束時,許多郡守級官員都感覺有些慶幸。
慶幸自己沒被罵、慶幸自己的政績雖然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慶幸大王沒準許國師的意見……
哎,不對啊……
一些心思敏銳的官員有些回過神來了。
國師不是除了最開始管那三個部門以外,之後就聽說他不管事了嗎?
雖然他說是那麼說,可如此嚴格的行為和作風,貌似不像國師的,反而像大王的?
咦……不能多想。
還是糊塗點吧,不然萬一真想到真相了,那估計日子就難過了。
而大殿內,留下來的廷會官和部長級官員們正在麵臨一項新的挑戰。
明年的部門預算。
“大王,如今大秦蒸蒸日上,各郡各地方都需要工廠和建設,我工部可以說是除科學院之外最重要的部門啊!”已經成為工部部長的熊肅一改往日的深沉,轉而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我工部要個三千萬不過分吧?”
“你滾一邊去!”
財部部長隗林當即就炸毛了:“你工部就想要了三成,那其他部門還過不過了?”
一旁,李緣看著這些部長的吵鬨,也陷入了沉思。
由於大秦的發展隻知道是向好的,但具體速度和進程誰也無法預計,所以針對明年大秦朝廷的收入,李斯隻是在評估了大秦各方麵情況後給出了一個範圍:
全年財政收入預計不低於一億錢;且由於商業稅和貿易的不確定性,具體會多出多少不確定。
對此,李緣覺得李斯可能保守了。
大秦這一年來雖然開放了一些商業活動的限製,但之前那麼多年的限製放開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見效的,加上其他國家的貴族看到大秦的情況而參與進商業,明年華夏大地上的商業活動會更加繁榮,大秦會是絕對的商業中心,再算上大秦朝廷架構的趨於完整和製度更加完善,能收到的商稅絕對會大幅度增長。
而且西域的貿易一旦開通,絲綢之路所帶來的影響絕對超過此時代人們的想象。
更何況如今的秦幣在秦國範圍內都沒有徹底遍布,隨著時間推移,貨幣主權的到來也會給秦國朝廷帶來極大的財政空間。
不過他也知道,李斯估計自己也知道這些情況,但作為朝廷命官,他隻能保守評估下來這一億錢。
然後問題就來了。
雖然這個數字很大,可由於這個時代的某些“貴族政治”特色,以及大秦接下來高速發展過程中各處都需要用錢,這個數字在這些部長看來簡直是狼多肉少。
作為財政部長,隗林此刻開啟了群戰模式。
“工部要三千萬,吏部要三千萬,科學院也要三千萬,你們要不把本官上秤量一下然後賣了?”
“李廷會和本官商量了一天才給出了一億錢的範圍,你們三個部門就分完了,怎麼?後麵要本官自己出嗎?”
“本官自從入仕以來,算上俸祿和大王給的賞賜總共才不到兩百萬錢,你們要不也分一下?”
“一個個這要錢那要錢,敢不敢讓本官派人去查下你們的賬本啊?”
“還有軍部,他們都還沒開口呢,我上哪給你們湊錢?”
“……”
看著隗林一個人噴十幾個人,李緣看了看閉目養神的呂不韋。
作為大秦除秦王外的第一富豪、暫時的秦國第一國企掌門人、科學院商品官方售賣商之一、天下第一巨富、去年拿出了上億利潤進行分紅的第一經理人、秦國文信侯……你不出來講兩句?
他走到呂不韋身旁,輕輕推了下他:“文信侯,你不出來打下圓場嗎?”
呂不韋商行賺的錢,有相當一部分是可以拿出來支援國庫的,如果說有誰能給隗林分擔壓力,那恐怕隻有他了。
更何況隗林還是通過呂不韋的渠道入仕的,雙方還有足夠的交情,你就這麼看著?
呂不韋睜開眼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沉默不語的秦王嬴政。
“還沒到老夫出場的時候。”
“……”
這話聽上去,怎麼有種……無聲顯擺的嫌疑?
前方,在隗林火力全開之下,各部門的預算全部被削減。
科學院、軍部每家兩千萬,吏部和工部每家一千萬,剩下四千萬裡一千萬當儲備金不動,其他三千萬才是剩下十幾個部門平分。
對這個方案,眾人都不滿意。
然而還沒等他們反駁,當聽到隗林對後續錢財分配中給自己禮部隻分到了一百萬時,禮部部長當即就惱火了。
“隗林!你彆欺人太甚!”
“本官這是實事求是!除了祭天大禮和一些重要節日的安排外,你禮部有什麼用?”隗林頓時回懟:“祭天大禮開銷太大是國庫出錢,太子和王後都已經有了,你禮部除了養著還有什麼重要……”
“我¥……”
禮部部長直接揮拳上前。
但隗林的武藝明顯在他之上,一個躲避後扯過他的手反過來壓在地上。
看著扭打在一起的兩人,其他人默默的看著,毫無動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