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最近很得意。
他升官了,成為了玄衣衛的一個小組長。
雖然自己一直受到大王和國師看重,但也正因為如此,他的能力在一些玄衣衛同僚眼中其實是被質疑的。
進玄衣衛都是大王直接通過副令章邯安排進來的,哪怕他後來通過了玄衣衛的選拔測試,也改變不了他人的成見。
高情商的說他運氣好。
低情商的說他是關係戶。
直到上一次靠著蜀郡水利局的任務,許多人才開始正眼看他,而不是和以前一樣表麵和氣心裡瞧不起。
後來又參與了幾個任務,其他人才真的在實力和心性上認可了劉邦。
這一次他能獨立成為小組長,就是一個明證。
“我跟你說,我自小就被爹說頑皮,來了秦國也被人看錯。”劉邦感慨說道:“但我依舊是我,我的努力終於換來了回報!今後,我劉邦終於能站起來了!”
麋伍沉默了一下。
“那你非把我喊出來,是幾個意思?”
劉邦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這不是沒人了嗎?”
“我手下暫時還沒人,林傑也被調走了,相識的其他幾個也都有公事走不開,我又不好意思去找大王和國師,尉繚那個跟我一起來鹹陽的也不見人影,這不隻能找你了嗎?”
“我也有公事!是你非把我拉出來的!”麋伍有些黑臉了。
他自從蜀郡回來後就被留在了鹹陽,如今在教育部裡當了個計劃專員,在學宮和部裡兩頭跑。
至於職責,是替大秦製定各地學宮的建設及相關教育製度。
但以他個人認知來說,眼下教育部的首要目的是培養更多的讀書人,不然計劃製定再多、教育部權力再大,沒人還建設個啥?
“彆逗了,我打聽過了,你現在暫時沒事。”劉邦看了他一眼:“你那個什麼關於淡化先生學派影響的計劃提交了好幾天,還不是連個信都沒聽到?”
麋伍不說話了。
確實,他的計劃提交上去了,結果音信全無。
他自己也隱約知道問題在哪。
估計是部裡有些官員思想本身就有極重的學派色彩,這計劃可能還在爭論中——甚至會一直爭論下去沒結果,自然也不會給他什麼回信。
劉邦笑了:“你跟我挺像。”
“彆貶低我。”
“……”
“你當縣令時就敢頂風作案,現在來了鹹陽還敢觸這個黴頭。”劉邦當做沒聽到他上一句話:“不愧是敢讓我假扮王族子弟的人。”
“彆亂說,大王都講了是給你便宜行事了。”
“對對對!”劉邦點了點頭:“你們這些人啊,書讀得太多,說話真沒趣。”
兩人沿著主乾道朝前走去。
身後是隱約可見的鹹陽城,前方是熱火朝天的工地和工廠。
麋伍深吸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