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秦王,是否想和平統一天下?”
這句話一說出來,嬴政和李斯都有些玩味的看著他。
秦國統一之誌,現在完全就是擺在明麵上,六國之王甚至許多六國貴族都看得出,隻是他們沒辦法阻擋而已。
那一個被鎖在王宮裡的楚王,又能對此有什麼幫助?
看到秦王和這個廷會官都沒說話,被負芻派來的宦官心裡叫苦無比,他們絕對都想得到楚王的意思,可就是不說,非要我來說……
對方猜出來和自己主動說出來,兩者可是有些差彆的。
“我家大王願意配合秦國之誌,隻求最後能保留楚王室一絲香火即可。”
嬴政點了點頭:“他倒是還算聰明,隻是……”
宦官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您能不能不要大喘氣,一次性說完不好嗎?
“隻是寡人的氣量沒這麼小,也沒想著將六國王室的香火斷絕,哪怕是一統天下之後,寡人依舊可以允許六國王族的後人保留先祖祭祀之權。”
這確實是嬴政的想法;但他沒說全。
統一天下後,他可以允許六國王族的香火繼續存在,但不可能再保持王族之禮,隻能和大秦其他的那些普通貴族家族一樣,隻是他們曾經輝煌過而已。
王族,天下隻能有一個。
相比於被滅,雖然降格但至少還能讓祖先享受香火,兩者之間想必他們會做出明智選擇的。
而且六國王族之人發展到今天,人數眾多。
我隻是允許你們的後人祭祀,可我沒說是誰啊!
到時候篩選一遍,留著那些心向秦國的人就行,反正都是後代,誰來祭祀不一樣嗎?
若是有哪家的人實在不知好歹,沒一個軟骨頭、全都恨透了大秦,那也沒關係。
發展到今天,各國王族之人幾乎都遍布天下,有些六國王族的旁係後代甚至都落魄到去彆國求生,或成為商人這種販夫走卒、或是在今天以寒門子弟身份來秦謀求官職了。
大不了把有敵意的全殺了,然後按照族譜去找一個合適的人再過繼給他們的嫡係,依舊可以有香火供奉。
如果不要臉的話,甚至可以再操作一下:
比如從理論上來說,秦國和趙國的王族也可以追溯到同一個祖先……
當然,這種畢竟太不要臉了……嬴政不會乾的。
嬴政要求的是穩定的統一,他不介意在這種小事上放他們一馬,以換取六國百姓更深層次的好感。
為此,他可以在明麵上給六國王族體麵。
但這不代表對方真的能跟他提要求了。
寡人給你們的體麵你們若是不要,那就彆要了;反正隻要在百姓眼中體麵就行,你們愛活活、不活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