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寡人解釋下你的行為?”
聽到嬴政這滿含殺氣的話,在場的農部官員都默不作聲。
副部長張全顫顫巍巍的接過,看了眼上麵的信息,隻感覺如墜冰窟。
農部部長是以前的治粟內史,另一個副部長是他以前的副手提拔起來的。
而張全這個副部長,是因為農部需要和其他一些部門進行協調配合、而在官員改製時調來農部的。
與農部其他那些技術類官員們不同,他是個政務類官員。
具體事務,則是負責各地農局與其他部門和機構的協調配合,主要是資源和權力支持上的協調,一定程度上還分管了宣傳事宜。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副部長,心底對李緣的思想嗤之以鼻。
去年進行新農種的宣傳工作時,原本人們就對那所謂的新作物有些懷疑,哪怕有國師站台和朝廷做保,也沒有幾個人會用自己一年的收成去賭。
這種情況下,宣傳本應該是以打消人們心中的疑慮為主,可他卻暗地裡指使了自己的一些心腹,在農部下發的文件中動了手腳。
朝廷政策:若新作物收成不及預期,則相應減少甚至免除當年農稅。
可在一些地方的宣傳中,卻變成了:
【若新作物顆粒無收,罪不及民。】
無形之中,“不及預期”變成了“顆粒無收”。
減少稅賦,變成了“罪不及民”。
考慮到許多人家中都沒有餘糧,鹹陽當初製定那個政策時也沒想過能起到多大作用。
因為人們不會看那可能減少稅賦就去種的,若新作物真不好收成不行,都不用等交稅,自己就餓死了。
可百姓的懷疑是一回事,官方的態度是另一回事。
或許有人想種,但聽到這個宣傳……誰還敢?
還有。
在一些地方,農具的分發過程中,本應該是先照顧傷殘退役的士卒和貧困家庭,甚至由當地農局派人去親自調查情況和地形後再酌情分發。
實際執行過程中,張全的人卻將農具發給了一些有關係、在當地有勢力的人手中。
美其名曰:減少工作量;給最能發揮農具作用的民眾。
而且張全很聰明,他並沒有在全國範圍、甚至是一個郡內相近地區搞這些小動作。
他甚至都沒有命令自己一些門生故吏,隻找了一些他完全信得過的心腹、親族。
若不是在一次鹹陽諸多對國師不滿的官員集會中,眾人喝了點酒後開始吹噓自己做了多少反對國師的事以顯擺,恐怕這事還不會擺出來。
不管是黑冰台的暗子、還是嬴政在那些官員中的臥底,都還沒有達到這個核心層麵,這才導致這件事到今天才由闞離爆出來。
“寡人知道,你以前受過熊啟他們的恩惠。”
嬴政默默走向王座,卻沒有坐下,而是手摸向了放在一旁的王劍:“但這不是你忤逆寡人的理由,更不是你損害大秦的理由!”
“張全,寡人給你一個狡辯的機會!”
話音一落,大殿門口頓時跑進來二十多名甲士。
錦隴也默默的站到了嬴政身邊,以防止張全暴起傷人——他是宦者令,卻也是嬴政身邊的第一保鏢,好歹也是有功夫在身的。
周圍,其他農部官員都離張全遠了一點。
張全麵色平靜了下來,將手中的闞離的舉報信放在身旁自己的椅子上,站直了身子看向嬴政。
他知道自己完蛋了,結局已定,他什麼也不怕。
“大王,臣沒有錯。”
“臣不是反對國師這個人,也不是反對他用那所謂的技術給大秦帶來的好處,甚至隻要國師有令,臣哪怕單槍匹馬去西域去身毒都可以,隻要是為了大秦好!”
“可憑什麼要把那幫泥腿子抬高?”張全語氣激動了起來:“工匠變成研究員?還有爵位和官身?他們怎可與學宮裡的英傑們相比?”
“若沒有工人那些製度,用徭役、我大秦每年可以省下最少三千萬錢!”
“大秦的發展,靠的是大王!是人才!是我等為國效力數十上百年的忠臣!”
“一個人才,頂得上一縣賤民!”
“大王,豈有忽日月而攬螢火之理?”
“國家的強盛,靠的是一個個忠臣與大才,而非給愚民們謀利!臣先祖為秦征戰時、臣祖父在任上累死時,那些人在哪?國師在哪?!”
“如今的大秦,發展得太快了!快到臣都不認識了!”
“大王,照顧一下您的忠臣們吧!”
“……”
聽著張全的這些話,農部其他人心裡都給他判了死刑。
上一個說這種話、把百姓說成賤民的是昌平君熊啟,現在估計墳頭草都老高了……
嬴政看著他,心裡的憤怒愈發高漲。
利劍出鞘聲響起,他緩緩的抽出了王劍,持劍走下王座所在的高台。
眾人咽了咽口水,包括張全。
若是能在這種場合下被盛怒的秦王殺死,估計也會青史留名吧……
“這就是你的回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王,若您要殺一個隻是與國師政見不合的忠臣,臣不覺得這是個好時候。”張全閉上眼睛:“臣不怕死,怕君王被後人、青史非議。”
嬴政都被氣笑了!
他走到張全近前,舉起劍用劍尖在他右腮上劃了一刀。
“傳命,處張全以黥麵之刑!臉上刺字)其仕途升遷過程中涉及之人、所提拔之人,一律嚴查!清查其家族成員,若有犯法之舉,以最重刑罰論處!”
嬴政舉起劍,看了看劍尖上沾上的那點血。
“寡人不會殺你,你得活著看到你自己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那一刻!”
“寡人的佩劍,從今天起將為大秦百姓而揮。”
“這血,就從你開始。”
平靜的語氣之下,是包含不住的殺心,以及對張全的極儘鄙夷和不屑。
張全愣了下,對臉上的傷都不在意了。
遺臭萬年?
可能嗎?
他還在發呆,甲士已經上前將其帶離大殿。
他將在某座礦山裡和匈奴奴隸一起度過餘生,還有他那些犯法的家人。
嬴政扭頭看向錦隴:“將剛才的事傳給報社,登報宣傳。”
氣憤歸氣憤,能利用還是要利用的。
當又一個副部長丟官、還有一些官員被革職調查後,闞離的事才最終結束。
那些不認可李緣思想的官員們,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一個個的暫時都偃旗息鼓。
嬴政不是不想將他們一網打儘,隻是若一網打儘後,短時間根本補不足那麼多的官位空缺。
“寡人知道,他們對你、甚至對寡人都有意見。”
和李緣待在一起時,嬴政很直白的說道:“他們當貴族當了上百年,習慣了,哪怕百姓還沒獲得多少實惠,他們也無法接受讓他們為那幫曾經的泥腿子著想的事實。”
“就好比做官一事。”
“即便是做官,官員子弟也大可以在基層做小吏的時間內得到上級的照拂,升官速度幾乎都可以卡著製度極限來走。”
“如今大秦的現狀,隻是寡人和你按著那幫貴族強行製造出來的表象。”
“可他們還是不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