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苦思冥想了好幾日。
硬是沒想清楚秦王為何要好心幫助趙國。
可不管再如何困惑,事情都解決了。
東胡和月氏在一個秦國特使的見證下停戰,兩國以現有的實際掌控範圍重新厘定國境線。
至於兩者為何如此聽秦國的話,固然有國力差距原因,還有一個民間傳言:據說那秦國特使一露麵就讓兩國之人什麼拒絕的話都不敢說。
在草原有這威嚴的有三個人:楊端和、王翦、李牧。
前兩者都在秦國軍隊裡,且都是中將,不太可能親自去當這特使,就算要去也會帶著大軍前去。
那這個特使人選就很有意思了,僅憑個人威風就讓草原之人懼怕……
趙王很生氣。
秦國這幾乎是擺明了羞辱自己——你看看,你趙國容不下的人,在我秦國混得好好的。
可當隨後燕王解除國內所有戒備,一心籌備和秦國的商貿之事的消息傳來時,他又氣不起來了。
秦王真的給他解決了一次麻煩。
聽說秦國已經和西邊萬裡之外的國家建立了聯係,新的西域商道會有極其巨大的利益,而這第一個搭車的就是燕國。
這讓其他幾個國家的貴族羨慕無比。
“哼!終究是當秦國小弟換來的利益,卑躬屈膝而來的錢財,此行為與家犬何異?”
邯鄲東門。
趙偃親自率領百官在這等待著郭開凱旋,對燕國被秦國拉攏一事極其不屑。
這也是周圍許多趙國貴族的態度。
至於到底是真的瞧不上、還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那就隻有他們自己清楚了。
“那燕王還大言不慚,說什麼與秦國交好是本事。”一個趙國大臣氣呼呼的:“若不是他秦國擋在西邊,還強令月氏不準和中原其他人做生意,哪輪得到他秦國威風?把兩國位置換一下,我們也行!”
一些大臣附和著。
趙王沒說話,他沒這麼厚的臉。
前方,一支龐大的隊伍漸漸靠近,屬於郭開的那架龐大的相國馬車,也漸漸映入眾人眼簾。
走到近前後,郭開提前下了馬車,步行走到趙偃身前行禮。
君臣時隔半年後的相見,雙方都很是激動。
可當一起上了趙偃的馬車往王宮內走時,郭開的神情當即就凝重了下來。
“大王,民間現在都在傳,是秦王出手讓燕國退避的。”
趙偃點了點頭,這點他也很惱火。
秦王真是好麵子,給他寫完信後第二天,趙國民間就傳出了一些風聲。
現在燕國真的不打了,北方兩個異族停戰了,被證實的傳言讓秦王在趙國百姓心中的形象頓時拔高。
有仇是一回事,但承認對手強大是另一回事。
許多趙國貴族都開始敬佩起秦王的實力來,也算變相佩服和羨慕秦國的國力。
“大王,那秦王哪是好麵子啊,他是為了繼續攻心趙國啊!”
“這點寡人也知道。”
趙偃有些無奈:“可這能有什麼辦法呢?相國率軍在外半年,雖隻有數萬人,但每日糧草供給已讓趙國國庫下降大半,可燕王卻遲遲不動手。”
“燕國有秦國通過商貿支持,趙國沒有啊!”
“寡人也知道秦王這是在施恩趙國百姓,這是在攻心,可趙國實在拖不起啊!”
趙偃不是個傻子。
但在郭開眼裡,和傻子差彆不大……
“大王,臣要說的不是這個啊!”郭開痛心疾首道:“大王難道還沒看明白嗎?秦王這是在離間趙國百姓和貴族啊!”
趙偃先是心裡一緊,可隨即愣了下。
這還需要離間?
“大王試想,之前燕國是怎麼被離間的?這手法難道不是似曾相識嗎?”
“秦王表麵上是為趙國解決了一次大麻煩,可這解決的,究竟是百姓的麻煩還是貴族的麻煩呢?”
“再加上秦國展現出了對西域的絕對掌控力,以及他們說的那萬裡之外的國家,把這三者聯合在一起,大王,秦王的意思難道還不明顯嗎?”
“臣給個提示,敢問趙國今年稅賦幾何?”
聚集財富最快、最高效的方法是什麼?
吸血。
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貴族們之所以能保持奢侈生活,就是吸百姓的血而來的。
或許,與生產力發不發達無關……
眼下,秦國要將商道打通到萬裡之外,這當中會有多少謀利之機?
秦國已經允許了燕國一起,那會不會允許其他人?
而現在秦王又通過讓東胡與月氏停戰一事,直接證明了秦國對西域的掌控力,這商道路上的風險已經降到了最小。
可以說,跟著秦國混,絕對能賺。
雖然說會被秦國吃掉大頭,但如果不跟秦國混,連喝湯的機會都沒有,隻會越來越差。
秦趙和約隻剩下一年了。
趙國這兩年間,實力增長微乎其微。
秦國已經滅了一個韓國了。
那一年後……
麵臨這個選擇,趙國的貴族們會怎麼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秦王怎會接受趙國人?”
趙偃連連搖頭。
他不相信以那個秦王的性格,會好心讓趙國貴族們通過這個賺到錢,哪怕隻是少部分。
郭開苦笑了一笑:“大王,利益動人心啊!”
“在足夠的利益下,賣國又不是什麼大事。”
“況且,那隻是臣猜測的一種可能,或許是臣猜錯了也未必。”
“但總之,臣絕不相信幼時在趙國受過那麼多苛刻對待的秦王,會好心到為趙國解圍!單單一個名聲,絕對不夠秦王如此做!”
“另外請大王試想,被秦王記恨、絕對無法原諒的人,有多少?”
“臣說句不好聽的,包括臣在內,趙國七成貴族都入不了秦王的眼,秦王幼時在邯鄲受的那些淒苦,是誰給的?大部分趙國貴族,那時候就算想去欺負一下秦王,他們夠格嗎?”
趙偃想到了自己。
那時候自己已經是太子了,而圍繞在他身邊和他一起去找秦王麻煩的,不說是趙國頂尖貴族,但也算是前列的貴族了。
其他的中小貴族,很少有待在邯鄲有時間來欺負秦王的。
“至於趙國上層那三成的貴族,如果臣是秦王,那臣會覺得他們死就死了吧,隻要現在能離間他們和其他人的關係動亂趙國就行。”
“再者,也許秦王離間的目標根本就不是貴族呢?”
趙偃已經被說得有些恐懼了。
“什……什麼意思?”
……
趙國西部。
十幾個剛從戰場回來的漢子回到了縣裡,他們都是相鄰幾個村的人,在被趙軍征召時也是同在一個校尉手下。
他們本想約著在縣城裡吃一次酒再回去,畢竟對於他們這種底層百姓來說,很少有機會能來縣城裡放縱一下。
得益於秦國對士卒的待遇傳播,如今的五國,雖然軍隊組成還是和之前一樣,以少部分常備軍和大量臨時招募的士卒組成,但在軍餉上卻稍微好了一點。
“嘿,出門打了半年多的仗,換來這十錢,還是趙幣!”
一個男人有些不爽。
現在天下的貨幣中,隻有秦幣是最好用、最受歡迎的,哪怕是趙國人,也不覺得自家朝廷發的貨幣能和秦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