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不認為,一個國家的強大是需要靠公主和親來維持的。”
王宮裡。
李緣站在嬴政身邊,看著那首詩歌感慨道:“在我們後世,所有人都知道是漢朝鑄就了漢族的魂,然而一提到骨氣的話題,所有人都會把明朝放在第一。”
“或許有人會質疑明朝骨氣的含金量,是否有些地方言過其實;但從沒人懷疑過他的骨氣。”
“就是因為你說過的那句話?”
嬴政想了想:“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對。”
“這話是我們後來的人對他的總結。”
李緣停頓了一下:“嗯,對結果的總結。”
“細節就不要追究了。”
嬴政點了點頭。
明朝的史書,李緣已經給他講到了自掛東南枝,他自然也明白不要追究細節是什麼意思。
“你來,是怕寡人答應?”
“不,我沒這麼想。”李緣說:“我知道你不會答應的,我隻是想來表達一下態度……你可以理解為聽到這種事情的應激反應。”
嬴政皺眉思考了一下:“你對公主和親這種事很反感?”
“不止是我,我們後世所有人都對這種事有些反感。”
史書記載了王昭君的美貌,卻也記載了她的憂愁。
史書記載了漢朝的強大,也記載了那些和親公主的無奈。
再加上時隔不到百年之前就是又一場大苦難,所以後世處於複興之路的華夏人,對這種需要女子去維持的局麵有些應激反應。
我們看著飛機掉海,我們忍著使館被炸。
但這些都會成為我們複興的動力,成為我們日後複仇的火焰。
在絕對的民族自尊感麵前,用女子和親換來的和平,與軟弱無異。
李緣理解漢朝當時的窘境;但他也保留對和親之事的意見,一如他對那些和親公主們的尊敬一樣。
身側,嬴政心裡思緒翻湧。
怎麼聽上去,李緣後世那一朝,屈辱比漢朝還大?
“寡人拒絕了那使者的一切請求,除了賣給他們東西。”嬴政說道。
“他們有東西可買嗎?”
“不知道,寡人也不在乎。”
嬴政看了他一眼:“讓寡人猜猜,你是不是對文成公主之事也有意見?”
李緣點了點頭。
文成公主進藏,帶去了中原先進生產力,促進了中原文化與高原民族的交流……標準的教科書式團結!
可如果從唐朝的角度去看,這就有些異樣了。
吐蕃得到了大唐的先進生產力,然後就開始搞小動作了,到後來更是直接對著唐朝開戰。
文成公主進藏是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僅僅隻有那一筆。
“如果不是因為我在,不是因為可以隨時回去,我可以保證大秦絕對優勢,否則我現在對那些技術可就是另一個態度了。”李緣說:“華夏帶過了許多的小弟,可這些小弟中也出過了太多的白眼狼。”
嬴政微微點頭,怪不得他對這種事極其敏感。
用那個詞……叫什麼來著?
極端民族主義者?
不過嬴政也沒放在心上。
因為,他也是。
……
外國使館區。
十幾個蓬頭垢麵宛如乞丐的人互相攙扶著,走到了外事部的驛館前。
門口的守衛看著這些‘乞丐’一陣驚訝。
秦國現在哪還有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