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城外。
微服私訪的兩人走在路上。
嬴政沉默許久了。
李緣則一臉的淡然,還從路邊拔了一根狗尾巴草,拿在手上晃來晃去。
秦國前幾天開放了第一批民間養殖家禽的購買資格,他們今天去各處看了看,試圖找到不足。
但在秦國朝廷的努力下,也可能是秦國官員們看不上這點小利,這項工作進行得很完美,看上去沒有任何不足;可同時引起的民間反應,卻讓嬴政差點陷入了抑鬱。
有一戶人家購買了雞,想著帶回去散養,等雞長大了下蛋還能給家人補補營養。
他是村裡第一個養家禽的,在此之前,村裡隻有兩頭耕牛、三隻狗,幾乎都屬於村裡人的共同財產。
然後他們的家禽,好像成為了全村的希望。
或許是這個村子比較貧窮吧,大人們也期盼著早點養成,他們好從那戶人家那也買一些雞蛋或者小雞;小孩天天跑到人家的柵欄外,就為了看看那幾隻雞。
然後兩人去了第二個地方。
這一戶人家有點財大氣粗,不僅買了幾隻雞鴨,還買了幾隻豬——秦國朝廷在售賣時可聲明過了,希望民眾量力而行。
他們的父親是軍中的一個連長,當家的男人是附近工廠的專職工人,家庭條件很是不錯。
然後今天是第三天,家中散養的雞莫名死了一隻。
村民們都說是被山中野獸吃的。
第三個地方,是一個小商販之家。
男人白天去城裡討生活,晚上才回家歇息,在民間,他家也算得上大戶人家了。
商販隻買了一隻豬回去。
但當天晚上,他就把豬殺了吃了。
朝廷並沒有說非得讓百姓把家禽養大,隻是鼓勵人們購買,所以這也無可厚非。
商販似乎是想確認朝廷養殖出來的這種家禽和民間已有的家禽有什麼區彆,然後尋找商機。
可這和嬴政的目的相差甚遠。
第四個地方,那戶人家買了兩隻鴨子回去,然後由於沒弄柵欄或庭院,當天晚上就有一隻鴨子飛入山林不知所蹤。
第五個地方……
嬴政仔細想了想,若是按照現在這情況下去,再算上可能有的一些意外情況,最終能被人們養大的家禽,估計隻有一半。
“當生活強女乾你的時候,如果反抗不了,那就彆反抗了。”
李緣忽如其來的安慰,讓嬴政不知所措。
但他又不知道該怎麼回。
如果說第一戶人家給村裡人帶來的希望感,秦國可以通過時間和努力慢慢讓人們生活都變好來解決,那其他的呢?
第二戶人家死去的家禽,很明顯是被同村的人暗中弄死的;或許是因為眼紅,或許是因為看不慣。
第三戶人家純粹就是思想上有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