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閉上眼,語氣落寞。
“寡人回來仔細找了下,本是想看看有多少官員在最近一年老死。”
“結果發現,十之七八的官員都是病死的;真正老死的,很少。”
“這還是官員群體。”
李緣懂他的意思,官員貴族階級的老人都這樣,民間的情況隻會更加嚴重。
甚至許多人能不能活到老年都是個問題。
“生肉是不是吃不得?”嬴政忽然問道。
他好像沒看到李緣吃過生的東西。
“我連生水都沒喝過。”李緣回答道:“有些官員吃生肉吃死的?”
戰國時代的烹飪方式極其原始,就煮和烤;但貴族和平民的器具不同,以至於部分貴族有時候還會有蒸的食材。
李緣出現後,給這裡帶來了炒鍋和炒菜,再加上諸多技藝,這才讓烹飪技術直接快進到了另一個時空的唐宋時期;但有一點,是李緣沒法改變的。
有些人喜歡吃生的,類似於生魚片或者處理過的動物肉片。
況且就算是烤,有些人也不在意熟沒熟。
嬴政不確定道:“寡人看過那些醫書,說生的食材可能會有致病細菌或者寄生蟲,這樣得來的病和蟲是不是也會害死人?”
何止會害死人,有些病還會傳染。
人類曆史上許多大疫或者一些本不存在於人身上的一些病,都是人類吃出來的。
而嬴政這麼一說,李緣也打起了一絲精力。
“你是在想,告訴人們不要吃生的?”
嬴政沒正麵回答,隻是帶著期盼反問道:“能少許多病吧?”
秦國本來就缺人。
到日後他心裡的某個計劃開始時,更是需要許多能獨擋一麵的大才。
結果今日一天內就病危兩個,著實讓他心裡不是滋味……
雖說生老病死是人之常事,可在知道了李緣帶來的後世醫學常識後,他覺得一些死亡實在是不應該。
李緣看了他一眼,發現了他除完美主義之外的第二個缺點——執行力太高,他想乾的事往往說乾就乾了,忽視了或者說並不覺得一些困難有什麼難的;自己出現後他平和了許多,但這習性確實還有。
“你先等等哈……”
……
成都縣。
一家肉鋪外,一個男人走到了這裡,開始打量起那些肉。
說是打量,可大部分男人買菜的方式都是一個模式:先看有沒有看中的或者份量大的,然後看價格如何,隻要覺得性價比高,那就它了。
怎麼看好不好吃?
不好意思,大部分男人並不在乎或者不會看,能煮熟吃就行。
新不新鮮?
也不好意思,這個時候沒新鮮這概念,隻要不是明麵上看上去就是爛的,一律等同於‘能吃’。
而且一些專門供給窮苦百姓的小商家,甚至會去肉鋪低價買一些臨近壞的肉。
他們賣的價格也便宜,至少能讓窮苦百姓攢錢吃一頓‘大餐’。
所以,現在大秦許多底層百姓能在一些餐館裡吃到‘肉’,也可以算要歸功於沒有新鮮這個概念。
男人看了好一會,最終選了一塊並不是最大的肉。
選它也很簡單,他隻能花這麼多錢。
肉食,在現在的秦國社會,依舊是老百姓餐桌上的頂級食材。
男人提著肉,又去最近的文信侯商行店鋪買了一套據說是打毛衣的工具——他也不懂,但自家婆娘想著現在花這筆錢,以後能省下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