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郡郡守府前。
兩人和中年劍客告彆。
轉身後,嬴政的臉色頓時變得有些憤怒起來:“你說,如今他們敢為了這種事忽視五國百姓,未來會不會忽視秦人自己?”
“你是說,這種保護性律法形同虛設的時候?”
“對。”
“那你不用想了,因為這不是疑問句,這是肯定句。”
“……”
我真是感謝你的安慰啊……
嬴政冷哼一聲。
明明今天是年節應該開開心心的,可出來一趟不僅惆悵了,還多得知了一件氣事。
“話說,剛才那人是不是很厲害啊?他那手上的繭都老厚了,我上一個看到的這種人,還是所有兵器都精通的蒙武呢。”
“嗯,他應該就是齊王建的那個劍術師傅,我們運氣不錯。”
“政哥你運氣一直挺好的。”
“比如?”
“比如你遇見了我。”
“……”
嬴政深呼吸了兩下,隻覺得太陽穴一跳一跳的……
“回去吧。”
“不看了?”
“累了。”
“哦。”
……
一個年節過完,秦王十二年的日子就顯得很平淡了。
五國中除了燕國努力開拓東北地區、燕王一個勁的想青史留名外,其他四國完全擺爛。
或許,他們除了擺爛也毫無辦法。
而秦國依舊在埋頭發展,隻是分出了一部分重心在西南夷地區和楚國南部,試圖在秦國統治力到達那裡之前就先建立起一些產業和秩序。
至於年節那天兩人知道的問題,他們在了解過後發現暫時無解,最多治標不治本。
“寡人不可能強行逼迫每一個官吏為他們眼中的外國人儘心儘責,況且隻是少部分人。”嬴政說起這件事,情緒有些低沉。
更為關鍵的事,吏治本身就是一個老大難問題,秦國既沒有那麼多的人手來監督,又沒有那個精力來管這些小事——雖然這對於那些受害者來說不公,可放眼整個天下,他們的不公極其渺小。
首先,能被秦國商行招攬為長期工的,不說是家裡有一定底氣的小富之家,至少也是個會認一些字的讀書人。
他們本身就比底層百姓要好上許多,至少不用擔心存糧或者哪天餓死。
而這些人如果真想上進,直接就去秦國考官考吏了——哪怕如今商業繁榮,卻也隻是相對的,從商與做官壓根沒有可比性;所以能被招攬的,都是一些自知無望或者人到中年不想再折騰的五國底層落魄讀書人。
這些人在官吏階層看來,隻是底層老百姓。
可在真正的底層老百姓看來,他們又不是什麼同類。
這就造成了百姓隻是看個樂子,秦國官吏們不上心,五國官吏又看不起他們,於是商人們針對他們起來也毫無心理負擔。
“說到底,還是因為人不夠多、問題不夠大?”李緣說:“就算現在製止了針對他們的事,等以後大秦統一了華夏我們麵對其他異族和國家,那些人裡也會有如他們一樣的少數群體,也可能遭遇相似的不公?”
嬴政很不想承認,但這就是事實。
秦國的輿論戰覆蓋了所有底層百姓,拉攏了許多在五國不受待見的文人和商人,但卻終究有這麼一批被忽視了的人。
這一刻,他開始羨慕起那個剝皮實草的明太祖來——他那時有足夠的文人,商人地位雖低但也不至於和現在一樣,他大可以跳出一些人出來宰了,再收割一波民心。
可惜羨慕終究是羨慕。
李緣倒沒什麼感覺,而是他覺得現在這情況其實已經夠好了。
這個時候,商人們勢力還不算大,他們至少還有底線,秦法籠罩之下,九成九的百姓雖然艱苦但至少也能得到相應的回報,還有他以未來見識做防備,有嬴政在人治時代用強權勒令官吏守法……
他曾見過更醜陋的勾結、壓榨、欺騙。
相比之下,現在秦國的這些商人若是放到了某些環境下,人人都是“標杆企業家”;而那些環境下的商人若是拉到秦國來,彆說九族,家裡的狗都得被吊死……
“所以寡人隻能看著?”
嬴政略帶不甘的問了句,他還是希望李緣能告訴他一個解決方案的,哪怕隻是思路都可以。
但李緣不是神,他也隻是個有後世見識的普通人。
兩人對視著,一個不甘,一個坦然。
……
“他娘的!秦人欺人太甚!”
南陽郡東北部,某座和魏國接壤的縣城內。
一個中年男子臉色鐵青的走出縣衙,咬著牙暗罵了一句。
他原本隻是家鄉的一個落魄先生,半年前被一個秦商招攬,成為齊國西部某城的掌櫃。
十天前,那個商人忽然將他叫來秦國,他安排好手中事情後立刻趕來,忙了幾天後,今天那個商人告訴他他被開了……
憤怒之下,他直接跑到這座秦國縣衙來告狀。
然而接待他的官員以‘秦法未必適用五國在秦之人’為由,對他愛搭不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也是理由?
秦國商律中明文規定的事情,居然能被如此無視?
真是豈有此理!
還是一個小吏告訴他,那個商人是本縣走出去的,如果處理了,縣衙政績上不好看,他又隻有一個人,沒有引發群體事件,這才讓上官選擇息事寧人……
哦,原來是鬨得不夠大啊!
可仔細一想,他又能去找誰鬨呢?
難不成去南陽郡郡守府告狀?
可還是那句話,他隻有一個人,若想讓南陽郡郡守府因他一個人而大動乾戈,他自己都不認為有那個本事。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男人冷哼一聲,轉身朝著齊國走去。
可還沒走出縣城,他腳步就停了下來。
前方,幾個似乎是剛剛才看到最新一期報紙的男人正圍在一起,對著報紙上的消息討論著什麼。
他記得,最新一期的秦國報紙上,秦國朝廷準備開拓南嶺的商道,並且鼓勵民間有資本的商人去那一帶發展秦國所需的產業,一旦有意向、或者在當地乾出事業,秦國朝廷會為其頒發國家許可,促進他的商業發展。
關鍵是,這道消息並沒有說隻限製秦國商人。
男人想到自己蹉跎半生,如今又麵臨中年失業危機,不由得悲從中來……
活著乾,死了算!
五天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