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
看著下方兩方人馬,縣令感覺自己的仕途走到頭了。
兩個縣的百姓打架,這事很正常。
官員趕到場互相對弈,這事也很正常。
官員用官威震懾他人,這事……以前很正常。
但在秦國大改革之後,在公共場合,這事就不正常了。
自己縣衙有個司長在聽說有兩縣百姓打架後去勸架,但卻一時激動說了錯話。
本來吧,這事當時候雙方官員再打一架,司長讓對方打兩拳、對方出出氣也就算了。
可誰知道一旁有兩個較真的路人,當場訓斥著眾人,還拿出了禦史的身份。
官製改革後,禦史的威懾力大不如前,但好歹也是能把話直接說到大王和國師麵前的人,他們或許不能成事,但絕對能給你壞事。
兩人硬是揪著司長和幾個官員來到了縣衙,非要縣令給被司長他們侮辱的對方縣官員一個交代。
說實話,縣令最開始是感到莫名其妙的。
這兩個禦史的名字自己從未聽說,而且這年紀未免也太年輕了吧?
這是哪家大貴族的子弟出來嚇唬他們這些底層人了?
“怎麼?縣令難道覺得不該給?”
一個年紀稍大的青年出聲質問,此人身上明顯看得出一種久居高位的氣勢,讓縣令一陣心驚。
“該給,該給的。”縣令附和了兩句,隨即看向那個司長。
縣令:←_←
司長:(>_<)
一旁等著回答的另一縣官員們:_
這個司長有些糾結。
他知道禦史的含金量,也知道自己之前那句話可能會被人放大所造成的後果,但這種事以前又不是沒有過?憑什麼這次要我道歉或者作檢討?
“兩位禦史,能否借一步說話?”司長還想再掙紮一下。
“走不動,借不了。”李緣隨口道。
眼看著這兩人軟硬不吃,不得已,司長隻能對著另一縣的那幾個官員和前來觀看的百姓們道歉。
上首,縣令看著那兩個禦史詢問著那些人是否接受道歉,心裡有些怪異。
能為官的人,在沒有了解清楚前是不會撕破臉的,更何況是兩個京城來的人。
而現在對方這種“尊重”他人的風格,如此看重臉麵的行為,怎麼這麼符合國師的思想呢?
“既如此,這次我們就不上報了,你要引以為戒。”在對方興高采烈的接受道歉後,嬴政看著那個司長:“為官是讓你為大王分憂的,而不是在下級和百姓麵前甩官威的,若有下次,我保證會將你的所作所為會擺在大王或者國師的麵前!”
司長低頭應下,但心裡卻有些怨恨。
哪來的兩個愣頭青禦史,簡直不懂官場規則!
等其他官員和百姓走後,縣令揮退了其他人,麵帶一絲諂媚的看著兩人:“不知兩位禦史上官何人啊?”
“所有秦國官員的上官,不都是秦王和國師嗎?”嬴政回了一句。
縣令:“……”
這覺悟,怪不得你們能這個年紀當上禦史呢。
“那敢問兩位家中長者是?在下也曾去鹹陽拜會過許多大人物,說不定我還是你們家提攜起來的呢!那我們可是一方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