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地。
大同煤礦。
沒有人知道國師為什麼會親自給這個煤礦提名‘大同煤礦’,明明最近的城池叫平城。
但由於是國師親自提名,也沒有人反對就是了。
而煤礦開了三個多月了,煤炭產量卻並沒有達到讓秦國上下激動的程度。
原因很簡單,缺人。
煤礦剛開采的時候,死亡率可是很高的。
而國師似乎不願意讓百姓用命來加快煤礦的開采,所以受限於每一批拉到這裡來的奴隸人數,煤礦開采進度也並不怎麼快。
負責大同煤礦的平城官吏們知道原因,國師對他們說過:反正煤炭在那又跑不掉,秦國國內的煤礦半年內還是不會出現短缺的,沒必要為此讓代地失了人心。
可他們知道,百姓不知道啊!
一開始,想來煤礦做事的百姓發現工作崗位很少後,還曾經向朝廷抱怨過。
隻是當官吏們解釋,這是國師寧可拖慢國家發展速度也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後,就再也沒有百姓出來說什麼了——其實沒有拖慢一說,隻是宣傳需要。
於是在代地,百姓們掀起另一股浪潮:對東胡開戰,抓一些奴隸回來。
這可把代郡和雁門郡的官員愁死了!
他們屬於高級官員,可是知道秦國暫時沒有對東胡開戰的想法的,然而代地民心又不可不顧……
他們隻能一邊加大各地的工程投入,一邊安撫百姓秦國內會有奴隸調過來的,煤礦的進度會越來越快。
然後,他們一個勁的給廷會寫報告,申請多調一些奴隸來——哪怕他們知道這沒什麼用,因為秦國內各地幾乎都奴隸短缺。
但彆說,最近廷會還真的給他們回信了,說是最近會有許多奴隸陸續送來。
今日,新一批奴隸到了。
一千多腳指頭被砍斷一根的奴隸被一支秦軍押送了過來,隨後經過短暫的檢查,立刻投入到了大同煤礦的建設當中。
“這批奴隸,是從上郡調過來的?”
“對,之後上郡的奴隸全部調到你們這來。”
“上郡居然同意?”平城的官員很是意外,要是沒足夠的奴隸去消耗,那當地官員要麼政績不合格,要麼因為平民死亡過多而被處罰,搞不好不僅要丟帽子還要丟命。
“哦,內史地區的奴隸調給上郡了。”
“那……”
“聽說是楚國南邊有蠻人造反,當地駐軍抓了許多,然後國內一郡一郡的往你們這裡調。”負責押送的軍官想了想:“我聽軍中傳言說,這次造反的蠻人很多,估計短時間你們不缺人手了。”
“造反?那幫蠻人怎麼了?”
“自治區那裡在搞宣傳,把一些當年楚國開拓那裡的人當成我華夏族開拓土地的英雄,然後一些蠻子不乾了,認為這是在侮辱他們的祖先。”軍官很是不屑:“要不是那些英雄仁慈,沒滅了他們的祖先,都沒他們今天造反的事,他們還敢反對?”
官員不說話了,畢竟這是好事啊!
“局長!”
身後,一個小官快速跑來:“縣令讓你趕快製定新的招工計劃,明日就發。”
“啥玩意?”這個局長頓時就懵逼了:“怎麼這麼急?奴隸今天才到呢!不是說讓我安排好了再想辦法增產嗎?”
“百姓不乾了!”小官苦著臉說道:“不知道為什麼,百姓好像都知道了內地開始調人來我們這的事,一些百姓聚集在縣衙門口,詢問什麼時候開始新招工。”
局長欲言又止。
以前,百姓對朝廷的徭役和征召避之不及,因為多半沒好事。
但如今,取消徭役改工人發錢了,百姓居然上趕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