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分家了。
彭山向楚國彭氏發了一封信,決意從自己這一代開始重立族譜,以後就不聯係了。
他兩個弟弟,一個以商人之身在隴西定居,一個在三川郡定居。
這一番舉動下來,加上扶蘇親自出麵作的證,百姓倒是沒人懷疑他了。
因為直接開始罵他了……
“這狗東西,他老爹和祖父都沒乾出這事,他倒乾出來了?”
“當上局長了就是不一樣嗷,連親戚都不認了。”
“他向太子說要好好表現立功,不會就是指這吧?”
“……”
相比於百姓,權貴們倒是沒說什麼話。
他們直接以行動做出了回應。
彭山從商的弟弟,幾乎所有的生意夥伴全部和他斷絕了往來,或許他們當中隻有一部分人是故意的,但其他人迫於外部壓力也不得不跟上。
如果不是隴西郡守李珂出手,否則哪天人死了都未必。
至於鹹陽的彭山……
他又被彈劾了。
但所有的彈劾全部都石沉大海,眾人也就明白了。
“大王真是狠啊!”
下值時分。
準備回家的財部部長隗林和前來廷會交文件的王綰碰到了一起,雙方便一起同行。
麵對王綰的這句感慨,隗林不好說。
王綰可以說這話,因為王綰沒什麼親戚,他家族勢力至少在他和他兒女這一輩分不分家都一樣。
可他隗林……
雖然他是個清官,一切都跟著大王和國師的思想走,也是改革派的一員大將。
但他終究還是個普通人,他也有幾個窮親戚,也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在他當上財部部長之後,許多親戚前來投奔他。
可他為了避嫌,隻是給了他們一筆錢,借口自己在朝廷內地位還不穩委婉的拒絕了他們。
最開始那些親戚也沒說什麼。
但當自己一直拖著之後,他們就開始另想辦法了。
財部部長的親戚,這麵子很大了。
於是哪怕隗林從未親自出手幫過那些親戚,可好幾個後輩卻早就靠著他的名聲起勢了,最次的也在一個商人手下當掌櫃。
那個商人沒表達過任何賄賂意向,隗林也沒有表達過任何關照。
但誰都知道,他和財部部長能搭得上話。
隗林對這一切沒什麼好辦法,隻是在每年年底的親戚聚會上,對那些人不多說話,卻也不好再多做什麼。
對方既沒有犯法,也沒有和他有利益往來,隻是‘關係暴露’了而已。
清官難斷家務事。
隗林這個清官、心腹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官員?
堯舜禹時代已遠,眾人不清楚。
但在從有詳細曆史記載時期開始,華夏一直都是個人情社會,商朝是這樣,周朝也是這樣,秦國也是……
“隗部長。”
王綰把他從憂愁中喊醒:“你憂愁得再多又有何用呢?李廷會都沒愁。”
隗林歎了口氣。
一個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