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邊防軍倒賣軍械之事暴露之後,朝廷追查責任最後追查到了兵部武庫司。
武庫司上下都被問責,殺的殺,貶的貶,張赭正是趁著這個機會升任兵部郎中的,並且執掌武庫司。
這次清點軍械庫存,賬目清晰明了,清點過程有條不紊,軍械的保養和存儲都非常到位,也難怪張赭要主動邀請他來參與盤點。
參觀完軍械庫之後,葉景辰又提出要去看看鍛造兵器的軍械所。
雖是深秋,軍械所之中卻熱浪滔天,數十座熔爐聳立,無數工匠在熔爐之間穿梭,擊打鐵器的聲音不絕於耳。
軍械所也是井然有序,雜卻不亂。
張赭確實是個人才,僅僅隻做郎中委屈他了。等到雲逸升任兵部尚書之後,倒是可以把他的官階再往上提一階。
到時候,張家父子一起身居朝堂,張家風頭無二,不管張櫟是什麼立場,他的過往都會被嫉妒他或者與他敵對的人查的清清楚楚,沒有任何秘密可言,他也不用再浪費人和時間去調查他可不可用了。
第二日早朝,戶部侍郎上奏,寒冬將至,按照往年慣例,北蠻恐會掠邊,應該提前往北疆輸送軍備軍械,以防萬一。
想到去年的慘勝,皇帝不敢大意,下令兵部與戶部共同協商。
往年,在這一個環節就會浪費許多時間。
兵部自然希望北疆將士軍械糧草充足,多多益善,但戶部卻要考慮國庫收支,若是所撥軍械糧草數目過大,恐國庫不支。
更何況,從皇城將物資運輸往北疆也是一個大問題。
但是今年由葉景辰親自與戶部之人商討。
他既知曉兵部武庫司的庫存,又知曉北疆邊防軍與神威軍的需求,還知曉大淵一年國庫收入概況,談判桌上,他隻用了半個時辰就決定了具體數目,並且也是他親自呈遞給了皇帝。
皇帝看到他的奏折很驚訝。
一是商討的速度快。
二是呈上來的物資數目比往年都多,而且多出了整整三成!
“這是戶部和兵部商討出來的結果?”皇帝問。
以戶部尚書那摳摳搜搜的性格,他怎麼就那麼不相信呢?
“父皇,奏折最後不是有戶部尚書並左右侍郎的簽名和手印嗎?他們若是不同意,又怎麼可能會簽字摁手印呢?”葉景辰笑著問。
皇帝:......
“以前可沒有在奏折上摁手印這種規矩!”皇帝冷笑著說。
“父皇您不覺得這樣很好嗎?字跡還可以被彆人偽造,手印的指紋卻是每個人都不一樣,偽造不了!他們自己都摁手印了,說明他們是認可這份奏折上麵的內容的,以後再想反悔就不能夠了!”
“父皇,我覺得應該將這個辦法推廣開來,朝中所有大臣上的折子,最後都應該簽字摁手印,由您批注之後,再進行存檔!這就意味著,不管過去多少年,他們都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這樣一來,呈遞給您的折子就不會那麼花團錦簇假大空了!”
“還有,針對那些特彆喜歡歌功頌德的,也有辦法治他們!早朝的時候讓人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誦讀他們的折子,看他們以後還喜歡拍馬屁不?若是這樣還不行,那就將他們的折子展示到京兆府衙前麵的公告欄那裡,讓整個皇城的老百姓都來瞻仰一下他們溜須拍馬的本事,這樣還能拉近朝臣與百姓之間的距離感,一舉兩得,是不是很有意思?”
皇帝本來是有些生氣的,因為葉景辰呈遞上來的軍需數目遠超他的心裡預期,不過聽到葉景辰最後那兩個餿點子,他又繃不住笑了。
他也特彆煩那些朝臣的歌功頌德溜須拍馬!
本來隻用一句話就能夠說清楚的事,他們非要長篇大論,純粹是浪費他的時間!
雖然是個人都喜歡聽好話,可若是那些溢美之詞翻來覆去的聽個十幾年,就再也不可能喜歡的起來!
而關於簽字摁手印這一點,聯名上奏本來就需要署名,但是摁手印——
雖然太子說的有道理,但有這個必要嗎?
“你的這兩條建議,朕可以酌情采用,但是你確定輸送給北疆的軍備物資是這個數目?”皇帝看著葉景辰問,視線和聲音都帶著幾分壓迫力。
“兒臣認為,輸送北疆的軍需自然越多越好,既然武庫司儲備充足,國庫也有富餘,為什麼不對北疆的將士更好一些呢?上戰場本就凶險殘酷,充足糧草能讓他們有力氣殺敵,防具和兵器能讓他們活下來的幾率更大!”
麵對皇帝的試探,葉景辰從容不迫。
“那你可知,充足的軍需容易滋生將領的野心,讓他們擁兵自重!”
“還有,今年輸送給北疆的軍需數目漲了三成,那明年呢?後年呢?如果今年漲了以後再降,容易軍心不穩!但若是年年如此,國庫難以支撐!這些你可曾考慮?”皇帝質問道。
“這兩個問題兒臣事先確實沒有考慮清楚,但是並非無可解!”葉景辰承認的很坦然。
畢竟,這些問題本來就不該他這個身份考慮的,他要是真考慮了,那才有問題!
“那你倒是說說,有何解?”皇帝斜睨他一眼,問。
“兒臣是有些不太成熟的想法,需要仔細想一想,再稟告父皇。不過俗話說的好,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三人做事好商量,父皇不如也拿這兩個問題考教一下皇姐、皇弟和皇妹們,說不定他們能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葉景辰笑著問。
這兩個問題,歸根結底,一個是要如何保證北疆將士對皇帝忠誠效命,一個是國庫的增收。
兵權和財富,是一個皇朝穩固的根本。
古往今來,曆朝曆代帝王最頭疼的問題,無非就是這兩個。
這是兩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而且還是葉景辰不能單獨回答的問題。
因為如果他回答的令皇帝不滿意,皇帝就會對他失望。
但如果回答的令皇帝太滿意,皇帝又會對他生出猜忌之心。
所以,他才給皇帝出主意,讓皇帝將這兩個問題當成是對皇子公主的考驗。
這樣一來,所有人都一起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小崽子都說一兩點,他隻需要做最後那個查漏補缺之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