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鰱便宜,是水庫裡養殖的,餘惠選了一條大了,足有十斤的重,因為翻肚皮了,經過錢蘭的一番殺價,一毛錢一斤買下,還不要票。
鴨子骨頭多肉少,要比雞便宜兩毛,五毛錢一斤,錢蘭選了一隻最肥的,足有六斤重。
喂了兩年的大公雞,足足有七斤重,經過錢蘭的一番殺價,以六毛一斤拿下。
錢蘭選了一條不是太好的五花肉,要便宜兩毛錢,五毛錢一斤,她買了四斤,還買了一斤梅頭肉,到時候炒土豆絲。
這年頭瘦肉大家都不愛買,肥肉才更有油水,所以梅頭肉也便宜些,隻要五毛錢一斤。
買這些肉攏共就花了不到十一塊錢,但買那些配菜和豆腐就便宜了,攏共花了不到一塊錢。
所有菜錢加起來,差不多也就十二塊了。
即便如此,錢蘭覺得,能節約下來三塊錢,還能讓人吃好,也很不錯了。
去食堂吃,五塊錢一桌的菜,隻有十道菜,而且也是沒有這麼多的肉菜的。
來的都是飯量大的大小夥子,要是看到菜不夠吃,主人家勢必要加菜的,十五塊錢怕是都吃不下來。
食堂的席麵她是吃過的,餘惠和顧淮結婚的時候去吃的,那就是五塊錢一桌的,十個人坐一桌,十個菜吃到後麵根本不夠,下筷子一定要快,不然就沒了。
而且,給大廚送煙,還得花上一塊錢呢。
她節約下來的,可不單單隻有三塊錢。
餘惠和錢蘭大包小包的提著東西回家,路過文招娣家時,吳紅兵看到顧南和顧西手裡的糖葫蘆,就跑回家鬨著他媽要。
一串糖葫蘆,十顆山楂,顧南和顧西就慢慢舔著吃,吃回家都還剩三顆。
路上遇到有小孩兒的時候,還會故意舔著說,“真甜,真好吃。”
就是成心炫耀,看到小孩兒羨慕地看著他們,他們心裡就高興。
餘惠早就看穿了,但看破不說破。
回到家,錢蘭就讓餘惠中午彆做飯了,就在她家一起吃。
她盛情相邀,餘惠也就沒有拒絕了。
中午餘惠把過年從老家帶來的老臘肉拿了出來,用碎鹹菜炒了一盤,又炒了個白菜,蒸了個蛋羹,兩家八口人,就一起簡單吃了點兒。
對餘惠來說,是簡單吃點兒,對於建設和於立新來說,就跟過節差不多了。
他媽可是從來沒有又蒸蛋,又炒臘肉過。
這個老臘肉餘惠很喜歡,特彆香,想著等要過年了,她不管在哪裡,也要熏一點兒臘肉來吃。
讀書的孩子午睡起來去上學了,錢蘭和餘惠也開始忙活起來了。
不管是炒的菜,還是燉的菜,燒的菜,都先洗出來,切出來,把配料都配好。
然後再開始一個一個的做,把所有菜配好,已經三點半了。
餘惠算是主廚,錢蘭負責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