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麵要重新裝修,陸老爺子關係廣,人脈也多,在他的介紹下找了三個工人,將店麵重新粉牆,平地,刷門。
後院的兩間屋子,窗戶有些腐朽了,還重新換了窗戶。
店麵裝修期間,餘惠讓顧淮幫他搞了一張自行車票,還搞了三張工業券,買了三台縫紉機,一張自行車票。
前期投資三人一人先投了一千,房租,裝修,還有買縫紉機的錢都從投的錢裡出。
自行車的錢沒從裡麵出,因為是餘惠和顧紅梅自己要用的。
家裡就一輛自行車,以後餘惠和顧紅梅都要進城做事,還要帶三個孩子,有兩輛自行車更方便,這樣就不用去擠公交車了。
公交車停的站點多,速度也不快,其實坐公交車進城的時間,比騎自行車進城的時間還要長些。
店麵還沒裝修好,餘惠就去辦好了營業執照,找工商局的副局長寫了特批的條子,有了條子以後就可以直接去紡織廠拿布,還不用布票。
餘惠在工商局也算是個名人,工商局的人都知道她,知道她要開服裝店,手續都給她辦得特彆快。就希望她又做成功一個生意,再次成為一個宣傳標杆。
餘惠還去家具廠,定做掛衣服的架子和一批木衣架,衣架有人形的,套上後能把衣服撐起來的,也有戴夾子專門掛褲子和裙子的,更多的是圓肩的無痕衣架,衣服掛在就都不用擔心肩膀鼓包。
每天跑來跑去的雖然很忙,但餘惠覺得特彆的充實。
店麵裝修好,餘惠就和白春花一起去紡織廠拿布。
“大爺你好,我找你們廠的安陳會計。”餘惠衝紡織廠的門衛大爺說。
“找陳會計呀,你等一下哦。”
門衛大爺讓人去會計辦公室傳了話,等了約莫十分鐘,安就扶著眼鏡跑過來了。
“小惠,你們來了。”安自動省去了同誌二字。
“陳同誌。”
安笑著說:“我還以為你們要等好久才會來找我呢,沒想到這才十天你們就來了。”
她們的行動力還是蠻強的。
餘惠:“一切都準備好了,現在就差布了。”
“厲害。”安衝她豎起大拇指。
“走,我帶你們到倉庫去選布。”
餘惠和白春花跟著安進了紡織廠,去往廠庫的路上,都有人跟安打招呼。
“陳會計,去哪兒呀?”
“去庫房。”
“你在廠裡人緣挺好哇?”餘惠看著安說。
後者笑了笑,“我爸是廠長。”
餘惠:“……”
行吧,廠二代。
難怪他一個會計,就可以直接說給她優惠呢。
“你爸既然是廠長,你怎麼還下鄉了?”早幾年但凡是能在城裡找到工作的,那都是不用下鄉的。
安的爸爸是廠長,在廠裡隨便給他安排個工作不就行了。
安道:“我是家裡最小的,我上頭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哥哥姐姐都在我爸的安排下,找到工作沒有下鄉。”
“但你也知道的,我爸這個身份,畢竟還是比較敏感,我們家四個孩子,要是一個都不下鄉,影響也不好。就讓我下鄉待幾年,再頂我媽的位置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