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團隊什麼也不說,埋頭做研究,就能有成果,那些做t做的好的太多了,張碩這樣的天才學者,可是非常少有的。”
“現在他獲得了自然科學一等獎,明年很可能會拿到菲爾茲,我們出經費支持他的研究,就算沒有回報又能怎麼樣?而且,不一定沒有回報,那可是張碩,看看過去一年時間……”
領導聽的不由點點頭,他朝著杜遠生豎起大拇指,“你這個觀點真是……有道理!”
“這樣吧,也不用他申請了,我們直接給經費支持,就這樣決定,可以解釋說他的研究是c組實驗方向的拓展延伸,這樣就夠了!”
兩人商談著就做出了決定。
這位領導是科技處的第一人,自然有權利決定經費劃撥問題,隻是支持一個研究項目,對象還是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實在太簡單不過了。
在賺錢這件事情上,有的人是追著錢跑,有的人則是被錢追著跑。
經費,也是這樣的。
學者走到一定地步的時候,根本就不用為經費發愁,經費自然而然就會追過來。
科技處並不是唯一追著張碩給經費的機構。
蘇東大學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他們已經準備發布祝賀張碩獲得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公告,與此同時,學校領導層和省科技部門的領導,也在一起商談著張碩的問題。
張碩拿到了自然科學一等獎,可以說成為國內最頂尖的數學家。
這樣的學者是一定要給予最好的科研條件。
所以他們正在討論建造個新的數學中心,名字就叫做蘇東數學中心。
水木大學可以圍繞邱成文打造個數學中心,東港大學也論證建了一個國際數學中心。
蘇東自然也可以。
如果張碩能夠擔任蘇東數學中心的主任,數學中心就必定能夠發展起來。
與此同時。
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已經進入到自由環節,領導組離開了大會堂,學者們就感覺很輕鬆了。
外麵的記者也可以進入自由采訪。
王強正和張碩站在一起,就看到一大群記者朝著這邊衝了過來。
很多記者進入到大會堂以後,第一時間就尋找張碩,哪怕是大媒體也會希望發布的內容吸引更多的人觀看,而張碩符合一切吸引人的特質。
他本身就是個學術明星、話題人物,網絡賬號都有過百萬粉絲。
他還獲得了自然科學一等獎,也是本屆科學技術大會最焦點的人物。
王強看到記者衝過來,頓時感到有些緊張,他下意識的揮了一下手,然後就發現記者們根本沒看他,直接就包圍了張碩。
他隻能尷尬的放下了手,轉身看著張碩接受采訪。
有個記者開口問道,“張碩教授,你剛剛獲得了自然科學一等獎,這是國內最重量級的科學獎項,你的心情怎麼樣?”
“很激動吧!”
張碩道,“知道獲獎的時候很激動,上午頒獎的時候也很激動。”
另一個記者問道,“過去一年時間,你做了很多的研究,發表了很多頂刊論文,而獲獎的是《ns方程的數值模擬》,你認為這個研究是你最好的研究嗎?”
張碩笑笑,說道,“借用領導送給我的八個字,超越自己,勇攀高峰!”
“最好的研究,永遠都是以後的研究,我認為我正在做的研究才是最好的,我希望能最新的研究中超越自己。”
記者馬上追問,“能不能透露一下你最新的研究是什麼?”
“也沒什麼不能說的,很多人都知道我正在研究ns方程的奇點問題。”
張碩道,“其實就是對ns方程解集的光滑性進行論證,這種論證最難的就是找奇點,存在奇點,那麼解集就不是光滑的。”
“針對這個問題,數學物理界有很多討論了,我就不多說了。”
他轉了個話題,繼續道,“我也在繼續《源點論》的研究,希望能探索四大力相互之間的關係。”
“從理論方向進行探索,就必須研究一些非常複雜的基礎力學模型和方程,我準備論證電磁力和引力之間的關係。”
“通過弱化關聯方程,可以從數學角度去研究其內在關聯……”
張碩連續說了一大堆,到後麵記者已經聽不懂了。
他隻是籠統的介紹了一下,並沒有說詳細的關聯問題,采訪之所以說這些,是因為研究還是希望得到支持的,一個是經費,另一個就是實驗基礎。
電磁力、引力之間的關聯,可不隻是純數學的研究,也需要一些實驗來進行探索,一些實驗數據也可以繼續完善弱化模型以及表達方程。
張碩說超越自己也確實是發自真心的,因為這是沒有研究過的領域。
前世《源點論》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構建理論,要麼就是希望以實驗的方式進行理論驗證,而電磁力、引力方向的驗證,根本無法設計實驗。
所以必須先從數學角度去解決問題,也就是研究弱化方程解集的奇點問題,才能夠去著手進行實驗。
一大群記者聽著張碩的講解,他們當然沒有認真聽,就隻是在錄音而已。
後麵的記者根本聽不到,就隻能遺憾的去采訪其他學者。
在場大部分學者顯然是沒什麼熱度可言的,包括他們的研究項目,包括他們個人,都很難吸引輿論注意。
有‘閒來無事’的記者注意到了站在旁邊的王強,象征性的把話筒遞了過去。
王強頓時一喜,終於有記者要采訪自己了。
他們的量子光學研究成果也很大,相關領域內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作為項目團隊的負責人,被記者認出並采訪也很正常。
他正要開口說什麼,就聽到記者問道,“這位教授,請問你們做的是什麼研究?獲得了什麼獎項?”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