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才終於安靜了一些。
張碩起的有些晚,他到高院樓的時候已經是十點鐘了。
路上遇到的每個人依舊說著恭喜。
在短時間內,菲爾茲獎是跳不開的話題,張碩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又想起了昨天機場接機的情況,就乾脆發了個微博消息,“我是個學者,不是明星。
我非常高興大家能喜歡我,但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理智,不要因為喜歡我,而影響了社會秩序。”
他還給微博配了個圖,表達的意思就是‘我很高興’。
那麼多粉絲主動的過來接機還是令人高興的,會讓人心裡產生一種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享受一次就夠了。
張碩可沒有明星的心態,他也沒打算靠‘受歡迎’來賺錢,還是希望能夠正向的引導那些喜歡自己的人。
在關閉了微博以後,他就沒有再關注網絡上的事情。
他要處理的工作很多。
首先,就是找到了李劉雙悅,讓她幫忙處理一下郵箱的問題。
李劉雙悅,已經從學妹‘晉升’到了‘工作助理’。
當一個人變得非常有名氣,或者研究非常有成果以後,工作就會變得很繁雜,就隻是個人工作郵箱都會收到大量的郵件。
如果都是自己去處理,就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很多頂尖教授都是有個助理來幫忙,因為助理會非常的親近,會牽扯生活上的一些事務,也會知道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信息,一般找的都是自己帶的博士。
張碩並沒有從事過教學工作,手下也沒有任何博士生。
所以他決定找李劉雙悅。
李劉雙悅還是很適合的,她是自己的學妹,正跟著羅勇軍讀博,平日裡也很親近,兼職擔任助理的角色正適合。
李劉雙悅幫忙整理著郵箱,把一些不必要的郵件都扔進垃圾桶,留下的都是需要看的郵件內容。
下午的時候,李劉雙悅就發過來一份清單,上麵標注了一大堆的學術期刊,都是希望能爭取發布《ns方程:湍流轉變的奇點論證》,數學四大刊都在其中。
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張碩做出的報告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很多數學期刊都發了郵件,希望能夠發表他的研究,頂尖的研究就是這樣的,並不需要專門去投稿,而是期刊反過來希望能得到發表的機會。
《數學新進展》很有誠意,郵件上還標注能提供一萬美元的稿費。
一萬美元不多,但是意義重大。
學者把論文發在頂級期刊上,想要讓所有人都能夠免費觀看,還要給期刊一筆錢,一般是兩千到一萬美元。
現在期刊反向給稿費,足以說明有多希望能發布了。
這是很正常的。
學者發論文是希望更多同領域的人能看到自己的研究,研究就能有更大的影響力。
張碩在國際數學家大會發布的成果,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影響力,他甚至還直接發到了網上,任何人都能直接下載,也就根本不需要放在期刊上去助推了。
他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支持一下國內雜誌。
科學院,《中國數學學報》。
這是創刊很早的數學期刊,主要刊登數學和應用數學方麵具有獨創性的論文。
《中國數學學報》也發來了邀請信息,和《數學新進展》一樣,他們也願意提供五萬人民幣的稿費。
五萬人民幣,比不上一萬美元,但相差也不大了。
是否有稿費也隻是考慮的一個方麵,因為不需要期刊助推的影響力,支持一下國內期刊自然也沒關係。
在決定了發布的期刊以後,張碩還是耐心的整理起了資料,去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之前,他的團隊剛完成了《電磁力、引力理論關聯模型》的研究。
論文也已經投稿給了核子組織旗下的《高等物理學雜誌》。
雖然論文進行了投稿,也給提供資金的科技處打了報告,但理論研究內容有很多,還是需要認真進行整理。
這些工作非常重要。
實際上,張碩已經站在了人生很重要的路口上,《電磁力、引力理論關聯模型》研究完成以後,下一步就是要對於數學模型的解析進行研究。
這個研究可不僅僅是純數學了,因為模型是非常複雜的,他們就需要實驗來配合進行數值測定。
就像是ns方程的研究,ns方程是對於物理的表達,應用數學的研究就是用實驗來測定數值,而數值就是ns方程的解。
電磁力、引力理論關聯模型比ns方程更加複雜,想以純數學的方式進行解集的研究,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就需要實驗來配合進行數值測定,以便對於模型更加了解。
實驗測定,也同樣是理論驗證。
最初進行的實驗還好一些,後續要研究‘強關聯’,可能就需要進行高強度實驗,和上一世‘電磁力乾涉強力’實驗類似……
首先,就需要大筆的經費。
現在要申請經費可能要比上一世更難,因為上一世的源點論已經成為了國際最知名的物理理論,有好幾個團隊都要進行實驗研究,國內進行相關實驗也是跟上國際腳步。
這就像是高能所的實驗,c實驗研究申請很快獲得通過。
費米實驗室、核子組織都在做這樣的實驗,國內也進行實驗,自然就沒什麼阻礙。
現在不同。
源點論也隻剛有個框架,《能量力場規範方程》也隻剛剛發布出來,國際上好多學者正在進行研究,但並沒有什麼優秀的成果,要進行相關的實驗,自然是非常具有創新性的。
這樣的研究要申請大額經費,絕對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唯一的優勢是,他比前世要有名望的多,國際影響力也大的多。
張碩還是很耐心的做準備,他希望有更多的基礎,也就能說服更多的人支持實驗。
新的研究方向要申請實驗項目很不容易,但其他的研究方向就容易多了。
八月底有個好消息,科學基金會進行了傑青支持項目公式,《ns方程解的性質論證》正是其中之一。
《ns方程解的性質論證》,就是千禧年七大數學猜想之一。
科學基金會每年都會支持很多傑出青年項目,但其中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千禧年數學猜想的研究項目。
這種項目幾乎不可能通過。
任何一個學者,任何一個數學研究團隊,都不敢說能夠完成千禧年數學猜想的研究,而科學基金會的評議專家團隊,也不會相信有個人或團隊能完成千禧年數學猜想。
所以傑出青年項目公示以後,好多人看到ns方程研究項目都感覺很不可思議。
他們甚至都以為看錯了。
然後,就注意到項目申請人標注的是——蘇東大學,張碩。
張碩?
那沒事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