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還能找同行們到實驗室來看看?拿出詳細的數據去證明?
那當然是不可能的。????在論文成功發表以後,國際物理界瞬間為之沸騰起來。
“張碩的實驗驗證了基礎力之間的關聯,電磁力和引力?不是開玩笑吧?”
“發表在《科學》雜誌上,應該不是玩笑……”
“怪不得我上次聽說,中國的科技支持部門不認可邁克約爾的《混亂場論》,那個研究和張碩的理論是衝突的,而張碩的理論竟然得到了實驗證明!”
“也就是說,基礎力之間確實存在關聯?電磁力、引力能夠實現互相轉化?”
“這太驚人了吧?以後就可以人為製造引力?”
“在短期內,應該是不可能的,這種實驗也隻是在粒子層麵,或者是極其微小的層麵上測定出了異常,結論也許都不準確。”
“過往有很多研究出現了非常驚人的結論,最後都沒有了下文……”
“但不管怎麼說,成果發表已經足夠驚人了,如果被證明是真的,基礎物理的研究就有了新方向,甚至未來可能轉化為科技手段,人類就能實現新的科技革命!”
伴隨著論文的刊登,其他的物理研究似乎都不重要了。
每一個能讀懂論文的人都能明白其中到底蘊含著什麼,一個是新的基礎物理研究方向,準確的說就是源點論,研究四大力之間的關聯。
另一個是,電磁力和引力的共通性,可能會讓人類掌握主動製造引力的技術。
這種技術的應用會非常廣泛,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領域,真是可以實現質的突破。
到時候,不要說是走出地球,建造大型飛船都是有可能的。
此外,有了全新基礎物理的方向,也會讓物理理論得到新一次的突破,可能會幫助人類解析那些無法解釋的宇宙現象。
學術界的沸騰很快就蔓延到了公眾輿論。
很多人認為,這個發現是向未來邁出了一大步,會讓人類科技實現質的騰飛。
同時,也有人擔心,新物理伴隨著新的危機。
比如,研究強力、弱力,可能會發展製造出更驚人的破壞性武器,甚至能一口氣毀滅整個地球。
但無論輿論說什麼,都不影響實驗發現本身的重要意義。
國內主流媒體進行大肆的報道,“蘇東大學電磁學實驗室,張碩團隊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在研究電磁力、引力的關聯實驗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團隊成功在媒介材料的運動上檢測到了異常,並確定那是引力的信號。”
“據有關專家介紹,這個發現驗證了基礎力之間存在關聯,也將引領基礎物理朝著新的方向進行拓展研究。”
“這也是基礎物理曆史性的突破,非常具有標誌性意義……”
“張碩團隊已經成功完成了實驗,後續也會繼續拓展,期待有一天能夠把實驗發現轉化為技術應用……”
……
在外界沸沸揚揚的議論時,電磁學實驗室連續進行了三次實驗。
其中兩次是更換了媒介材料,一次是鐵,第二次是氮氣,剩下一次實驗,則是增大了鋰的濃度。
實驗都是為了研究製造出的引力場,團隊也獲得了更多的信息,並有了一定的結論。
首先,引力場是均衡的場力。
不同於磁場,距離越遠強度越低,又或者是各個位置強度不同,實驗所製造的引力場各個位置的場力強度是均衡的。
場力帶擴散效應,第二次實驗就已經發現場力擴散到了設備管道外圍,並且成功檢測到了參數。
另外,引力場還有一個特性是邊緣混亂。
引力場的邊緣是電磁場、引力的疊加層,後續兩次實驗發現表現形式是不一樣的,而邊緣特性的研究還需要繼續進行實驗。
會議室大屏幕上,展示出來引力的模型圖,場力的邊緣被虛線框了起來。
張碩淺談了一下場力的結構,並說明還要繼續進行實驗研究,隨後就說起了在場眾人最關心的問題,“技術轉化,一個關鍵是需求的磁場強度太高。”
“還有,我們需要通過實驗來找到最適合的媒介材料。”
“媒介材料會影響轉化度。”
“從理論上來說,特定電磁力會對應一個特定強度的引力,但轉化並不是百分百的,不同的媒介材料,會有不同的轉化結果,也會影響場力的範圍。”
“我們還發現,材料的濃度同樣會影響到場力強度和覆蓋範圍,但最終都有一個上限。”
“在技術轉化上,我覺得並沒有達到要求,現在的發現轉化應用的可能性很低,當然也是可以的,但無法實現真正的應用……”
其中的影響最主要就是磁場強度要求。
比如,製造飛行裝置,飛行裝置和地麵是沒有聯通的,內部想製造強度達到幾t的磁場,可以說是天方夜譚,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
因為,能源不支持。
台下的李老師、朱老師,聽了都有些生生失望,他們還暢想著利用新技術製造超級引力飛行器、引力飛船。
那聽起來實在太高端了!
張碩說完繼續道,“不過,實驗到此,隻是剛剛開始,我們所有的實驗其,實隻是驗證數學關聯模型的一組解。”
“我們還要繼續研究關聯模型,找出更多的解組,也許就能找到需求低、適合轉化為科技的解組……”
李老師迫不及待的問道,“怎麼去找解組呢?”
“需要很多基礎實驗支持。”張碩道,“我們之前已經做了很多實驗,有一些基礎的數據,但相對於複雜的關聯模型來說還是太少了。”
“我們需要更多的基礎實驗支持。”
“那簡單!”
朱老師猛地站起來,拍板說道,“擴大項目規模,擴大實驗規模!”
“你們這個項目才一個億,這麼點兒經費能做什麼?這樣吧,我們科技處拿出一部分資金,先批個二十億,都用來做基礎實驗!”
李老師點頭認可道,“科技工業局也能拿出一部分資金,二十億應該沒問題。”
兩位老師說完都看向了院長王長利。
王長利愣了一下,尷尬的不知該說什麼,科技工業局、科技處,那可都是財大氣粗。
科學院,是學術機構,可不是撥款的部門,每年都是靠國家劃撥資金的。
他腦子一轉,開口道,“不能這樣,南江省不是一直準備籌建一個理論研究中心嗎?我們可以聯合各方,籌備建造一個大型科研機構,先期籌備百億經費,一邊建造理論中心,一邊進行基礎實驗。”
“等中心建立好以後,基礎實驗做了很多,項目團隊也拉起來了。”
“兩全其美呀!”
幾個人對視一眼,都覺得是個好主意。
如果隻是支持一個研究項目,就真的隻是一個研究項目而已,在項目的基礎上籌建一個科學機構,後續就能直接給機構撥款,後續再拓展進行什麼樣的研究都容易很多。
王長利喜滋滋的說完,繼續道,“還有,新的理論研究中心可以掛在科學院的名下,這樣我們就能多一個大型科研機構。”
“想得美!”
“想都彆想!”
李老師和朱老師異口同聲,毫不猶豫的直接否定了。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