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不能碰。
不能打。
不能罰。
體罰是絕對錯誤的。
可是。
真有那麼絕對的事嗎?
你有沒有遇到過頑劣成性的熊孩子?
無論你講什麼,熊孩子不但不聽,還會和你強嘴,甚至動手撕扯你,各種尖叫攻擊。
你該怎麼辦?
沒有嚴厲的懲罰製度,熊孩子隻覺得說教的人囉嗦,不會認為自己有錯。
就算有錯,那又怎麼樣?
自己犯錯,開心了,委屈的是周圍人,自己根本不需要承擔任何後果,憑什麼要改?
當然。
還有一些人用獎勵製度代替懲罰,說是如果改正就給什麼獎勵。
這些人是最蠢的,完全是在害孩子。
麵對獎勵誘惑,孩子選擇改正。
本質上非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會覺得改正必須獲得獎勵。
本來不調皮搗蛋不惡作劇就是理所應當的事。
但在獎勵製度的誘惑下。
這反而變成了熊孩子的籌碼。
我改正,你就必須要給到讓我滿意的獎勵,否則錯的就是你。
這完全就是在培養孩子極度扭曲的思想。
小孩子,沒有那麼多是非對錯觀。
往往隻會根據旁人的反應而反應。
做錯事,旁邊的人還嘻嘻哈哈,孩子就會繼續故意犯錯,逗周圍人開心,以達到嘩眾取寵的效果。
做錯事,旁邊人嚴厲說教,如果是初犯,孩子會記下,不該這麼做,會有所收斂。
但如果是頑劣成性的孩子,已經被看護人教壞了。
那樣的熊孩子,心裡比誰都要清楚,隻是說教幾句而已,屁事沒有。
熊孩子根本不會理睬說教,反而會覺得說教的人腦子有問題。
覺得煩。
這時候就需要施加適當的疼痛讓熊孩子長記性。
讓其知道,做錯事有代價,以後做事前要掂量掂量。
先有嚴厲的懲罰製度,才開始劃分對錯。
孩子做錯事,該罵一定要罵,頑劣成性的孩子,該打一定要打。
如果從小到大,犯錯之後沒有被打過被罵過的人。
需要反思了。
自己是不是那個熊孩子,父母是熊父母。
當然了,很多事情不能隻看孩子。
如果孩子表現正常,看護人還總是腦子有病一樣整天施壓給臉色,那是看護人的問題。
孩子有被教壞的,看護人也有不合格的。
生孩子不用考試。
有問題的看護人一抓一大把。
有些人隻是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
隻能稱之為繁衍,不能算是生育。
這些人就不配稱為父母。
常言道,可憐天下父母心。
前提是,得配得上“父母”二字。
不是在床上滾一滾,懷孕之後掉下一坨肉就能被稱為父母。
父母二字從來都沒有那麼低廉。
教育理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