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的本質是複讀機。
那生活的真相就是循環語句。
不論發生了什麼,生活總能以一種微妙的平衡開始循環。
就算是這幾天要對宋語微控製心理情緒後產生的負麵影響進行反複測試觀察。
生活還是維持在了微妙的循環中。
每天早上。
陳友?上班順道給宋語微帶早餐。
下班兩人一起去買菜,然後對宋語微進行測試觀察。
晚上不冷的時候散散步,冷的話就各自待在家裡煲煲電話粥。
之後第二天早上,觀察詢問宋語微的疲憊情況。
對陳友?來說是這樣。
對宋語微來說也是如此。
早上等在路邊和他見麵,告知身體狀況,順便拿早餐說辛苦了。
上午在家裡琢磨配音。
下午和他一起去買菜,他在遠處看,她控製著情緒,正常買菜。
晚上一起散步,或者煲電話粥。
人和人之間,喜好和追求都會存在差異。
對於向往生活的追求。
有人希望生活大起大落,無論好壞,不要平淡,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也有人希望生活按部就班,一成不變,哪怕稍微糟一點,也不希望突發變故。
同為追求,沒有優劣。
宋語微更偏向於後者。
或者說,她在遇到了陳友?之後,希望生活一成不變。
她很喜歡這種平靜如水卻又溫馨似蜜的日常。
希望能一直持續下去。
可是生活不會如她所願。
即便生活的節奏會趨於循環。
但不可能永遠循環當下,總會從一個循環邁向下一個循環。
至於下一個循環是好是壞,在其到來之前,沒人知道。
不知道結果,但能預感到開始。
宋語微有預感,要開始了。
持續了幾天的循環。
即將結束。
她於前天收到了鄭導的工作安排,明天就要去棚裡進行第一次正式配音工作。
這將會是新的,未知的循環。
每次察覺到生活要發生改變的時候,她都會感到害怕。
不怕前路未卜,而是怕……
“你還是愛我的,對吧?”宋語微做著菜,冷不丁地側頭問陳友?。
正在以嘗味道為由,提前偷吃的陳友?聽到問話,回頭看向她。
嘴裡咀嚼的動作放慢,打量一眼,收回視線。
“當然,我很愛你。”
回過頭,又用筷子夾了塊肉丟嘴裡,“今天鹹淡也正好合適。”
宋語微嘴角帶笑,回過頭翻炒一下鍋裡的菜,“馬上好了,出鍋就能開飯了。”
陳友?放下筷子,去擺碗筷和凳子。
看到菜出鍋了就去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