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劍秩事
青佩當然不知道,此時的吳少正與師父蔣劍客幾人走在去白慈觀的路上了。
吳少一直貓在草屋裡不敢露麵,但他想來想去,終覺得躲在草屋裡不是辦法,“小寡婦”做事不循常理,她要硬闖進草屋也不是沒有可能。
第二天,吳少到師傅蔣劍客屋裡辭行,說要回家處理一些事情,大概需要十天半月的。
蔣劍客聽罷,搖搖頭道:“這次恐怕不行。”
吳少一怔,蔣師父一向對弟子較為寬和,怎麼突然不準他請假?
蔣劍客停了一下說出了原因:“是這樣,每年臘月初八這一天,我們試劍穀都要到白慈觀去隨禮,期間,還有新弟子記名入冊手續,去年你出外三個月未回,錯過了時間,今年恐怕需要你走一遭。”
“白慈觀?入名冊?”吳少有些不明白。
蔣劍客解釋道:“看來你那些師兄也未來得及告訴你白慈觀的事,你並不知道,其實我們試劍穀的所在是白慈觀的地產。”
天下名寺古刹都有地產以便僧侶安身修行,這個吳少在薑園時就知道了,書院就有不少的地產。吳少還從書上讀過,名寺古刹那些地產多數是朝廷封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封二百裡地給少林作廟產,趙太祖也曾封華山給摶老道,雖然傳說是陳摶老道下棋贏的。
這白慈觀就在另一邊山穀裡,不知從哪朝哪代開始,道觀周遭百裡皆被算作白慈觀的地產。試劍穀這一片地離白慈觀八十多裡,也正在觀裡管轄範圍內。既然屬道觀資產,周圍住戶及種田人每年照例要向觀內繳納租稅,象快劍門等十多個幫會、堂館要在臘八這天到白慈觀隨禮,其實也不過是納稅而已。
當然,收不收得上稅來,還得看廟觀的勢力,這白慈觀規模不大,但數百年來弟子眾多,香火極盛,其興旺竟可與嶗山上清宮有一比,甚至有“東上清、西白慈”之稱。
現今白慈觀由觀主一渺真人住持,他乃是聞名天下的佛道雙修之士,道學修養深不可測,他手下的四大弟子,也是名滿武林的響當當的人物。
吳少聽了,頓覺得眼前似乎又開了一片天地,他想了想不解地問:“那記名入冊是怎麼回事?”
“白慈觀還有一項規定,凡周圍幫會、門派新收弟子,第一年必須到觀裡登記造名,一來是將來需要按人頭隨禮,二來凡這些門派有什麼事的話,可以請白慈宮出麵協調;三來如果有特彆優秀弟子可以詢問是否願意拜入白慈宮門下。”
說到這兒,蔣劍客大有深意地看了吳少一眼。
“師傅您老人家也不用用那種眼光瞅我,我知道自己根本不配進白慈觀,但就算他們眼瞎了請我入門,我也堅決不會離開快劍門的。”吳少向蔣劍客表示忠心。
蔣劍客卻道:“你錯了,我倒希望白慈觀能夠收你入門,這對你、對快劍門都大有好處。”
“為什麼大有好處?”
“白慈宮有一項規定,倘若下邊門派有優秀弟子被宮裡看中,成為白慈觀弟子,那麼這個門派可以免去三年隨禮,所以很多門派也願意把弟子送到白慈宮去,這是第一個好處。”
這白慈宮果然有些辦法,既能選了優秀弟子,又能讓小門派滿意,看來這倒是白慈觀長盛不衰的一個緣由。
蔣劍客接著道,“白慈觀藏有不少上乘武學,入觀弟子學習武功,事半功倍,這是第二個好處;當然我特彆想說的是另外一件事,這件事關係極大,你答應我,無論你能否成為白慈觀入門弟子,都不可將此事透露給彆人。”
吳少見這次蔣劍客說話不象平時裡那麼隨和,隱隱覺得事情恐怕不一般,就重重地點了下頭。
“我想先問問你,你入門這許久以來,對本門劍法有什麼看法?”
“不錯啊,隻要功夫深,師兄弟們定然有所領悟。”吳少說到這兒,偷偷瞧了一眼蔣師父,見他並無什麼表情,這才接著道:“當然,弟子愚笨,總感覺劍譜上前麵的劍式還好理解,到了後邊的劍招,似乎並不那麼容易領悟。”
蔣劍客點頭道:“不錯,連你也看得出來,那些真正的劍客又怎麼會不知道?”
蔣劍客歎口氣,沉默半晌才再說話:“本派創立在二百年前,由一名大劍客創立的,當年那位大劍客名動天下,梅花七蕊在他手中,可以化出七柄劍來,劍法之高,難以想像。咱們的快劍譜是從他那兒傳下來的,並非假的,每一代掌門也都按照這本劍譜教授弟子,並強調‘領悟’兩字。但我師父卻對此頗有看法,他曾經對我說過,師祖既然是大劍客,後來的弟子就算天份再差,快劍門也不會如同現在這樣低微,傳承期間定然另有緣故,劍譜似乎存在極大漏洞,正是因為這個漏洞的存在,快劍門才會日漸衰微,彆人雖然稱我為劍客,但多年來除了創立門派的那位祖師,並無一人成為真正劍客。”
吳少雖然早有猜測,但還是沒想到蔣劍客此時竟直言不諱地表明他並非劍客,心中非但沒有輕視自己的這位師父,相反,他反而覺得蔣劍客光明磊落,不愧一派掌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