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釣魚卻完全不同。
看到水麵就想起魚兒,然後就會手癢。
哪怕隨便找根竹竿,也要去水邊釣幾個小時。
直播間的釣魚高手們激動地勸誡那些原本並不太熱衷於釣魚的新手們不要輕易嘗試這項運動。
越是這麼說,大家反而越想要試試。
一些原先不太愛釣魚的觀眾紛紛表態說,放假了一定要去釣魚體驗一下。
既然人家心意已決,直播間的釣魚老手也無法阻擋他們的熱情。
與此同時,
看見鐘原成功釣起一條五斤左右的翹嘴魚。
化大師立刻吩咐自己的四個助理:“趕緊補窩,把那條大的引過來!”
在這片水域中。
體型巨大的魚並不多見,也沒有必要守株待兔。
即使真遇到了,其價值可能也不如一條米級翹嘴魚。
因此不論是鐘原還是呂良才這邊都是將目標鎖定在了大型翹嘴魚身上。誰釣上來米級的大魚,誰就算贏。
誰釣的米級大魚個頭最大,那也是贏。
直播間裡剛進來的觀眾們看到呂良才的四個助手往水裡扔玉米打窩的方式,全都驚呆了。
“我雖然自己不會釣魚,但也看過彆人怎麼弄,可沒見過這樣的。”
“一個人一盆玉米,得多貴啊?”
“這釣魚也太費錢了吧。”
“嘿嘿,這還算花錢少的,要是讓那位化大師來打窩,一次就能把我們一個月的工資都給花光了。”
“可不是嘛,沒有點兒家底,還是彆學這個了,特彆是看了化大師那種釣法後,一個不小心就真能把人整破產。”
“哈哈,說得這麼誇張?那我還真得試試看,能不能真的‘打窩打破產’。”
隨著呂良才的手下開始瘋狂地用玉米撒向水麵,已經有翹嘴魚露出蹤跡,在水麵上都能看到魚影了。
呂良才發現那些翹嘴的動靜之後,趕緊對自己的四個手下說道:“停止補窩,現在準備等它們上鉤。”
四位助理迅速準備好釣具,目不轉睛地盯著浮標。
正當助手們全神貫注地觀察著浮標之時,另一邊鐘原也開始有所收獲。
然而,他這次捕獲的翹嘴甚至比上次那隻還要小,大概也就兩斤半的樣子。
見到這樣的情況,呂良才並不擔心。
將這條小魚放入魚簍之後,鐘原歎氣道:“哎,今天運氣不太好啊。如果走運的話,說不定一開始就能碰上一條米級的大魚呢,那樣比賽就可以提前結束了。”
聽了這話,呂良才笑著回應說:“大師,您這是太高看自己了。”
比的是每條魚的價值,並不是看誰能先捉到米級大魚。
鐘原則不甘示弱:“誰曉得呢?萬一最後是我得了呢?你們這兒沒一條合格的咋辦?”
呂良才答道:“確實有可能。我的助手可能會幸運地抓到米級的大魚,而你也許今天隻能撈幾條小翹嘴,嗬嗬嗬。”
就在二人交談之際,其中一個助手突然站了起來,雙手緊緊握住了釣竿。
唰
隨著釣線破開水麵的聲音響起,
“是大家夥!”
助手興奮地喊道。
但旁邊的呂良才依然十分淡定地說:“慢慢來,不用著急。”
直播評論區裡,
“哎喲喂,這都上了條大魚了,化大師居然還這麼冷靜。”
“確實是高手啊,這心態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