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為什麼佐三通和秦軍士兵不苦呢?為什麼隻有我們這麼苦!”
還是這個該死的李二狗,又一次繼續地追問把總,把他給問啞巴了。
為什麼?
因為佐三通的軍隊劫掠啊!他們軍紀嚴明,怎麼能夠搶劫呢?
這是犯忌諱的啊!犯紀律的啊!
可李季澤呢?
這要怎麼解釋呢,人家的軍隊紀律非常的好,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甚至於,很多士兵直接就是老百姓的子弟來參軍的。
這……這……
這問題是真把把總給難為死了。
為什麼?是啊!都說天下的士兵都是一樣的慘,那為什麼其他士兵並非如此?
說到底,還是一個認知上的錯誤啊!
李晉在亂世還抱著愚忠的思維,那是非常愚蠢的。他以為自己這麼做,是為國儘忠,為自己的皇帝分憂。
可是呢?
卻苦了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
這個人不是他的子女就是他的子弟。
而李季澤和亂世中的其他人,對於亂世、對於戰爭的思維就非常有正常覺知了。
戰爭的本質就是掠奪!
區彆在於,佐三通作為官軍他不敢掠奪大戶、地主士紳,他隻能去掠奪老百姓。而李季澤則是比較高明一點,反向行之,要麼掠奪士紳地主、要麼掠奪蠻人,反正對於底下的勞苦百姓是秋毫無犯。至於亂軍嘛,他們是老百姓也搶,有錢人也搶!
可憐的就是李晉這幫士兵了,要守軍紀就不能搶奪百姓,要想朝廷、士紳掏錢、掏餉,你做白日夢!
至於去搶奪敵人的?
抱歉!他連流賊都打不過,何況蠻人呢?
所以,他們這些人就是知道“回”字的四種寫法的孔乙己!
一方麵以“讀書人”驕傲自居,一方麵飯都吃不起了,還擱哪兒裝呢。
裝來裝去隻是可笑!
把總麵對這些話答不上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日子會過得這麼苦,為什麼他們一個個跟乞丐一樣……
說難聽點,褲衩兒都快破成渣兒了!現在要怎麼生活。
“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不該是我們做人的道理啊!”
把總還在當“孔乙己”,還要給這些士兵灌輸一下做人的思想,灌輸一下忠君的覺悟!
可惜……
“你們畫的餅我們已經吃不下了!”
“我們現在要的是吃飯,吃飽飯!還要讓我們的家人也吃飽飯!”
群情激奮之下,眾人是越說越是火大,為什麼同樣是當兵,大家要這麼慘?
“怎的?爾等莫不成真要造反?真要去投靠亂賊和蠻子去不成?到時候,就不怕你們在家中的父母,被人指著脊梁骨罵嗎?”
最後,眼看灌輸忠君愛國的思想,實在是沒辦法讓這些士兵重新燃起雄心壯誌了。
索性這家夥帶著威脅的話語,告訴他們當了叛徒之後,到底會是什麼後果!
難道你就不怕誅九族?
哪曾想,這些話可難不住他們,不知道是誰喊了句,“我們去投秦王!我們去當秦軍!”
“走吧!去當秦軍一樣打蠻人!”
“去投秦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