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秦軍不僅是夜晚能視物這一個恐怖技能……
還有一個恐怖的,後天訓練出來的技能,就是長途奔襲。
跟蠻人靠馬匹不同,他們可是靠雙腿!
最恐怖的是,李季澤利用超越這個時代的知識,加之從蠻人那兒俘獲的大量馬匹、牲畜,他破天荒地發明了一個跨時代傑作……
四輪馬車!
很奇怪啊,縱觀古代曆史就會發現,為何古人都是用兩輪馬車而非四輪馬車呢?
四輪馬車更加穩固,更加節省馬力也意味著速度更快,其次裝載的東西也更加多。
為什麼都是用兩輪馬車,而不是四輪馬車呢?
是古人比較笨嗎?沒有想過四輪能更快、更輕鬆嗎?
答案是否定的!
古人其實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一方麵受限製於古代的道路不太好,四個輪會非常的顛簸。另一個方麵,也是最要命、最關鍵的問題,即四輪無法轉向!
拉過板車的就知道了,兩個輪兒你前方拐彎是很好拐的,但四個輪子就不行了。基本上是靠生拉硬拽,硬生生將四輪車給拽過來的。
如此一來,既費力又廢輪胎。
可為何西方四輪馬車成為了主流?
因為他們發現了輪軸和懸掛的作用嘛!隻要將前輪的懸掛搞成一個大圓盤,可以將車轅與車身銜接的部分與前輪懸掛結合,使得馬匹轉向的時候前輪的懸掛也跟隨整體轉向。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道路的依賴,李季澤都搞工廠了!自然而然要把作弊神器,水泥給弄出來。
雖然沒有後世那種水泥,但李季澤卻是知道最簡單的“古羅馬水泥”的。
怎麼做呢?
通過鍛造石灰石得到石灰,然後石灰粉和沙子製作砂漿,為了增加強度裡麵再加入磨碎的火石灰,這就是最古老的水泥技術。
它的好處就是硬化後,是能扛得住水的啊!
李季澤在整個青州大肆鋪設這種道路,費力又費錢,但其實最後的目的……
還是為了運兵!
在開戰之處就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軍隊運送到了指定地點,一旦開始進攻,必然會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因為四輪馬車、水泥的出現,導致運兵速度超級加快,而且可以預料的一點是什麼?
這兩個跨時代的技術出現在這裡,以後李季澤真要登基當皇帝,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估計是不敢有二心了。
古代每一次都是王朝強盛的時候,異族臣服。可一旦到了衰弱期,山高皇帝遠,這些異族必然造反作亂。
而神州王朝根本武力彈劾和鎮壓,要麼就舍棄,要麼最後就異族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