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指路,王浩既然知道要與嶽山對戰,對這個開局自然毫不意外。
炮2平3,卒底炮!
針鋒相對,絕不落下風的最佳招法。
嶽山馬二進三,起右正馬。
王浩仗著卒底炮威力無窮,卒3進1,強挺3卒。
兩兵相見,紅七兵雖有先行之利,卻隻能引頸就戮,否則黑炮打底相,將軍抽車,這是卒底炮應對仙人指路最直接的反擊手段。
這招嶽山不知見過多少回,自然早有應對之法。
相七進五,左相飛中,既逃開了黑炮瞄準,又穩固中防。
黑卒3進1,吃兵過河。
紅方如果這時候中相飛高去踩卒,那是臭棋,飛了高相遲早要再落回來,等於連虧兩步,隻是為了一個小卒。
開局最重要的是快速出動大子,何謂大子,車馬炮是也。
七兵既沒,嶽山再挺三兵(右),以活右馬的馬路,否則被黑方對挺起來,自己的馬就受製了。
王浩馬2進1,右馬屯邊(紅左邊),這是因為3路卒底炮占了正馬的馬位。
嶽山知道王浩下一步必然是車1平2,出直車先手捉左炮,因此未雨綢繆,馬三進四,搶先一步把右馬躍至河口,讓雙炮以中相為軸結成擔子炮,這樣對手再出車就不是捉炮先手了。
雖然如此,王浩還是車1平2,出右直車(紅左邊)。
嶽山炮二平四,將右炮平到士角,既為河口馬後援,使對手不能起橫車占肋來捉,也是為自己出右直車做準備。
王浩馬8進9,又跳了一個左邊馬(在紅右邊)。
這一步大出眾人所料,包括嶽山在內。
先前跳一個邊馬,情有可原,有卒底炮占位置了嘛,現在又跳一個,那就是事出反常必有妖了。
雙邊馬的配置可不怎麼妙啊,尤其黑方中卒一直在紅河口馬的腳下。
嶽山之所以不踩,還是遵循布局的基本原則,以先出動大子為上,匹馬出擊,有一子多動之嫌,而且開局子多,馬稍顯笨拙,孤軍深入,很容易被圍毆致死。
嶽山不得不停下手來,花費時間仔細思量。
對手這是擺了個空城計啊,他就是兵臨西城的司馬懿。
司馬懿不進西城,不是不敢,而是實在沒有必要。
他占街亭,退蜀軍,已經立下了潑天大功,再攻進西城擒獲諸葛亮,恐怕功高震主,飛鳥儘,良弓藏,沒有好下場,萬一城內有伏兵,就更得不償失,等於先前贏掉的全部輸掉。
兩相權衡,不如退兵,不冒這個風險,反正就是個贏多贏少的問題,勝者有先離開牌桌的本錢。
嶽山此時的處境與司馬懿無異,他完全可以不踩中卒,應該說不踩才是上策,踩了反而不好。
當務之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