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武揚卒3進1,兵卒相見,必有一亡。
葉知秋不管,炮二平三,壓正馬打底象。
黑方補象當然是正著,但錢武揚決心已定,利在急戰,遂主動挑起戰火。
卒3進1,進卒過河,底象不要。
事已至此,葉知秋不上也得上了。
炮擊底象,先打了再說。
錢武揚士6進5,補士應將。
黑方過卒,紅方得象,雙方算是各有所得,隻是形勢激烈如此,就不是葉知秋願意見到的了。
但事已至此,敵人來勢洶洶,她再退讓,要吃大虧,此時隻有向前,絕無退後之理。
葉知秋及時調轉進攻方向,車一平二,橫車改直車,準備趕赴前線,增援底炮,奈何卻被黑方的8路擔子炮攔住,一時不得過。
錢武揚不著急再進3卒拱馬,先車3進3,升車巡河,占據要道,做好進攻的準備工作。
葉知秋炮三平一,底炮分邊,免得黑8路炮借7路馬生根退到底線,把她的底炮攔住。
錢武揚退炮不行,就炮8進2,升炮巡河,借馬生根,攔住二路車。
葉知秋情知必須要衝破巡河炮防線,先兵九進一,挺起右邊兵,準備用三路馬從邊路出擊,換掉巡河炮,雖然速度稍嫌慢了些,但不失為良策。
錢武揚卒3進1,攻擊紅方左正馬。
葉知秋馬七退五,馬回窩心暫避鋒芒。
錢武揚得勢不讓人,又炮2進4,將右炮進至兵林(在紅左翼),瞄準了紅方中兵,也想讓紅方有所顧及,不敢放棄中兵,輕走馬三進一,去攻擊他的巡河炮。
這番謀劃倒也精巧,隻是低估了葉知秋的膽量,偏你能棄象攻殺,我不敢兵行險招嗎?
毅然決然,馬三進一,勇棄中兵。
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打通二路線,為車炮聯攻創造條件。
錢武揚毫不客氣,炮打中兵,先爽了再說。
這一打帶著響,紅方不能補相,否則炮鎮五子,命丟大半,更彆提還抽著一路邊馬。
葉知秋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棄了,那就乾脆棄到底。
馬五進四,棄空頭!
這匹馬也給邊馬擋住了炮火,她的作戰決心不變,還是要強衝二路線。
錢武揚見自己立起了空頭炮,自然要大加利用,隻是以現有的車炮卒,兵力似乎稍嫌不足,於是趕緊車1進3,把右車從家裡開出來,準備支援前線戰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