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唱棋人鏗鏘有力的唱棋聲,棋盤上的交鋒正式開始了。
陳琳琳執紅,以中炮開局,選擇了急攻型的過河車加雙正馬,進取之心躍然於棋盤之上。
葉知秋執黑,以屏風馬禦敵,貫徹防守反擊的思路,搶挺三七路卒,形成了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搶挺兩頭蛇的局麵。
此布局的意圖在於避開紅方中炮進七兵體係,特彆是急進中兵的變化,壓製紅方的雙正馬,使棋局向偏於平穩的方向發展,而後充分發揮己方雙卒挺起,雙馬活躍的長處,與敵糾纏。
當然,因為黑方挺了兩步卒,雙車開動要比紅方晚,紅方除了右車過河,還多走了一步車九進一,起左橫車,準備占肋,這樣算下來,雙方算是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陳琳琳的二路過河車(在紅右翼)控扼卒林,使葉知秋如鯁在喉,如此,黑炮2進1,高右炮(在紅左翼)至卒林驅趕就成了必然的選項,她先前挺起兩頭蛇,正有打通卒林,疏通炮路的打算。
紅過河車被攻,不能硬挺,陳琳琳順勢退車巡河,準備挺兵活馬。
應對兩頭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巡河車,兌掉三七兵,活通雙正馬,高效快捷,第二個方法是挺中兵,走中炮盤頭馬,威力也相當不俗。
這兩種方法,都是要給雙馬找活路,現在紅方有巡河車,一事不煩二主,自然是挺三七兵兌掉更加直接有效。
葉知秋象3進5,先飛中象穩固中防,此一手甚為必要,你敢不飛象,人家真敢挺中兵長驅直入,有中炮撐腰,中兵的底氣十足。
陳琳琳見對手飛象,中路暫時無法作為,也不勉強,先進七兵(左),要兌兵活馬。
3卒七兵河界相見,成頂牛之勢,絕難善了,但馬前兵卒向來沒有人權,往往為王前驅,陣前廝殺再狠也沒用,關鍵看背後有沒有大佬給他撐腰。
兵卒背後無人,那就是光棍一條,先下手為強,後動手遭殃,生死各安天命,但要是身後有人,那可就大不一樣了,照規矩,是誰先過河誰吃虧,所以大佬不發話,槍頂腦門都得老老實實待著。
紅七兵(左)有巡河車撐腰,底氣不是一般的硬,黑3卒雖然有中象生根,但底氣到底差了些,開局飛高象,陣型總覺虛浮。
於是葉知秋炮8進2,左炮巡河(在紅右翼),用巡河炮看守3卒(紅左翼),與紅巡河車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行棋至此,就形成了‘中炮過河車七路馬對屏風馬兩頭蛇,紅左橫車兌七兵對黑高右炮’的變化,炮馬爭雄的又一處戰場。
陳琳琳見對手應對精準,一時無可乘之機,也不強為,先車九平六,平車占肋,把要道搶到先說,她現在是右直車巡河,左橫車占肋,算是將直橫車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
這種情況葉知秋當然不能容忍,趕緊士4進5,補起順士象,下一步準備車1平4,出貼將車把紅的肋道橫車兌掉。
明車兌暗車,陳琳琳斷然不能接受,直接車六進七,點到了黑方的下二路象眼。
這手棋又凶又狠,直接殺進了黑方的腹心重地,下一步平過來勾馬捉炮,足夠把黑方的半邊河山攪得永無寧日,隻這一手棋,就能看出紅方的求勝欲望,那是相當強烈。
葉知秋看得清楚,這種情況下再車1平4想要兌車,就是一廂情願了,還是現實一點,先車1平3,馬後藏車,看住3路馬再說。
這手棋未雨綢繆,陳琳琳的橫車點進來一時竟無功業可建,不過就算待在這裡什麼也不乾,紅方也不吃虧,畢竟下二路是生命線,將門肋道更是兵家必爭之地,橫車守在這個位置,再滿意不過了。
陳琳琳決定‘按車不動’,回過頭來解決河界兵卒的問題,畢竟大佬都衝到最前線去了,你這個小兵還在後麵磨磨蹭蹭,實在不像話。
最重要的,她再不動手,黑方就要發動了,下一步馬3進4跳到河界,3路車就能直接給3路卒撐腰。
這個大佬可比巡河炮硬實多了,黑3路卒可以肆無忌憚的向前衝鋒,直搗黃龍,紅七兵搶先動手也沒用,黑3路車可以直殺出來,捉馬捉底相,那真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這手馬後藏車,又稱‘葉底藏花’,初看笨拙呆板,其實大巧若拙,對手應對稍有不善,就會遭到相當犀利的反擊。
陳琳琳識得厲害,不敢等對手葉落花現,搶先動手,兵三進一,和7卒也頂上了,要強行打開局麵。
四兵見麵,大規模的衝突已經不可避免,現在選擇權落到了葉知秋的手上,3卒7卒,她先過哪個都可以。
葉知秋一番計較,最後決定,先過3卒,不管咋地,要想辦法先把3路車露出來再說。
葉底藏花,關鍵不在於‘藏’,而在最後的‘露’,這一下必得驚豔四方,老是藏著,那花遲早得蔫。
葉知秋過3卒,陳琳琳就過三兵,咱倆一人一個,誰也彆吃虧。
葉知秋不管,卒3再進1,攻擊紅的七路正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