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順炮那些事兒_象棋少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象棋少年! > 第一百八十一章 順炮那些事兒

第一百八十一章 順炮那些事兒(1 / 1)

順炮布局是象棋最古老的布局之一,最早在宋代的《事林廣記》中已有記載。

明朝傳世名譜《橘中秘》中的兩卷全局譜,即重點介紹了鬥炮局(主要是順炮)的各種變化,具有快攻速決、激烈相搏的特色,著法相當精彩,開辟了一個“起炮在中宮,比諸局較雄”的時代,標誌著順炮布局體係的成型。

自順炮誕生一直到民國時期,順炮布局主要分為兩大類:順炮直車對橫車,順炮橫車對直車。

這兩類開局的差彆主要在出車方式上,跳馬則均以一正一邊為主,包括它的孿生兄弟列手炮也是如此,以一正一邊的大列手炮為主流,對攻激烈,變化豐富。

相對而言,順炮橫車對直車變化更少,先手方更容易掌握,後手方稍虧但完全可以抗衡,先手贏棋的機會不多,因此不如直車對橫車受歡迎。

一直以來,順炮布局都是以直車對橫車為大主流,它的變化演進直接代表著順炮布局的發展。

到新中國成立,百業俱興,全國個人賽的舉辦,讓原來囿於一地的象棋高手們有了更大的舞台,相互間切磋交流的機會大大增多,這極大的促進了包括順炮在內所有布局的發展。

此時的順炮仍是以直橫車的陣勢為主,雙方前三回合各自掛炮,跳馬,出車不變,第四回合紅方主動出擊,車二進六,急進過河車,充分發揮先手和直車的威力,吃卒壓馬,力求主動。

黑方則挺3卒(紅左)預開馬路,然後2路馬連跳兩步,直趨河口,展開反擊。

這就是順炮直車過河對橫車‘天馬行空’變例,曾在五十年代盛行一時,雙方短兵相接,對攻激烈,黑方棄卒躍馬爭先,紅方中路空虛,一車多動,占不到任何便宜。

1958年全國個人賽,楊官璘先手中炮,在黑方天馬行空的反擊下連敗兩局,直接丟掉了當年的冠軍,沒有完成19561959‘四連冠’的偉業。

麵對黑方天馬行空的強烈反擊,紅方改進戰法,第四步先補中士,意在加強中路,然後再急進過河車,就可以取得穩中占先的效果,紅方滿意。

黑方自然又不滿意了,此前黑方第四步多走車9平4,橫車過宮占肋,如此紅方提前補士四進五就相當於料敵機先,黑方哪有便宜可占。

東北虎王嘉良對此做出改進,將車9平4改進為車9平6,所謂‘車隨士轉’,不管你補哪邊的士,我都是橫車控製將門,後發製人,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氏將門車’。

紅方過河車吃卒不過占點小便宜,黑方將門車才是真正的如狼似虎,扼住紅帥的咽喉。

1957年全國個人賽,王嘉良即以此法後手鬥順炮戰勝了湖北的小神童李義庭。

麵對後手順炮‘天馬行空’、‘王氏將門車’的有力反擊,先手方分析原因,認為紅方主要吃虧在兩點:動車太急,犯了一子多動的大忌;補士太緩,陣型上受製。

於是先手方再次改進招法,第四步先不動車,也不補士,而改走馬8進9,跳左邊馬,這樣符合開局原則,出動大子,左右均衡,可以達到穩中占優的目的,魔叔楊官璘最愛這路緩攻走法。

如此一來,後手方又不滿意了,原本黑方也是照葫蘆畫瓢,馬1進2,跳一個右邊馬,此時大膽改進,馬2進3,跳起雙正馬,後麵伏有棄馬爭先的激烈反擊手段。

這兩種走法相比較,紅方跳左邊馬雖然也是均衡出子,但中路稍感薄弱,而且左馬屯邊定型過早,缺乏反彈力,在黑方雙正馬的反擊麵前顯得穩健有餘而攻擊不足,實戰結果黑方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抗衡之勢。

1962年全國個人賽上,東北棋手孟立國率先使用這種‘後手雙正馬’的走法,故名‘孟氏進正馬’,奠定了現代鬥炮局雙正馬的理論基礎。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黑方後手都可以毫無畏懼,主動跳起雙正馬,攻守兩利,紅方先手又有何不可呢?

於是在‘孟氏進正馬’的雙正馬作戰思想指引下,1966年全國個人賽,已經是四冠王的胡司令執先鬥順炮率先跳起雙正馬,結果兩戰兩勝,為其奪下第五個全國冠軍立下了汗馬功勞,順炮先手方的這一重大改進因此被命名為‘胡氏雙正馬’。

自此,現代鬥炮局的雙馬格局基本抵定,無論是先手還是後手,順炮還是列炮,最好都以雙正馬應敵。

在同一年的同一盤棋裡,胡司令與‘胡氏雙正馬’相配合的走法,就是進三兵(右),這是為了解決紅方跳起雙正馬後,黑肋道車對紅七路弱馬的攻擊。

不解決弱馬受攻的問題,無論紅黑都不敢跳雙正馬的。

至於攻擊七路弱馬,為什麼要挺三兵,這其實是以攻為守,以三路馬躍出河口反擊,迫使黑車不敢深入,以免遭受打擊。

由此,先手方對付後手順炮的攻擊方案基本定型,直車雙正馬進三兵(右),至今仍是主流。

麵對紅方進三兵,黑方可不可以也按兵不動,先不進肋道車,而對挺3卒(紅左)呢,這個方案看上去很有誘惑力,畢竟中炮對屏風馬就是這樣走法,雙方一人一個兵,誰也不吃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陰差陽錯,我成了少爺的貼身女仆 仙破天穹 泥土 半夜和女鬼搶影子,她紅溫了 開局茅屋:我的宗門全無敵 今天也在努力做魔頭 命師從三皇五帝到末代皇帝 雁回時雪滿階 江山美人誌 花開:與君長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