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十二點的時候,大街上已經沒有行人了,江彤開上自己的小跑車直奔博物館。
其實她早就忍不住了,再來的第一天就想下手了。
十二點的博物館已經閉館了,裡麵幾乎沒有什麼亮光,隻有巡邏員手中的手電來回掃射。
江彤就沒把這幾個小蝦米放在眼裡,直接大搖大擺的進入地下。
外麵展放的是少數,更多的存放在地下室裡。
下麵一共有三層,都存放的文物。
就單單華國的文物就存放了得有一層半,剩下的一半也都是來自於其他國家。
小英子博物館本身沒有多少藏品,現在的這些文物靠的都是殖民掠奪。
除了在圓明園的掠奪,還有在敦煌掠奪的。
1900年至於1924年,這二十四年間,他們用了各種手段在敦煌竊取了約1.3萬件經文書和壁畫。
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現在這些文物大部分都被小英子博物館收藏,剩下的一小部分流入到個人手上。
想要將全部的文物收回來,並不容易。
但江彤暫時能做的,就是將小英子博物館收藏的這些收回來。
不然以後自己人想看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還得漂洋過海的買門票進入,忒憋屈了,憋屈死了。
憑啥讓他們賺錢。
在進入到第一層的倉庫後,江彤已經氣血上湧了。
那可是流傳了上千年的文物,就這麼被堆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裡。
倉庫裡也有置物架,不過隻有一麵牆,大部分文物像堆放垃圾一樣放在地上。
這裡陰暗潮濕,還夾雜著發黴味兒,江彤越往裡走,看到的隻剩下心疼。
裡麵的文物很久沒有人動過了,陳舊的灰塵混合著水分形成一層包漿包裹在文物上。
物以稀為貴,也許是文物太多了,外國人根本就沒有把這些東西當回事兒。
又或許是,不是自己家的東西當然不珍惜了,反正是免費白得到的,不必好好對待。
置物架上擺放的文物完整性還算可以,可是上麵的東西可沒有她腳邊上的稀缺。
她拿起腳邊的汝窯,心疼的吹了吹塵土。
這群老外懂什麼,這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首——汝窯
汝窯的魅力,外國人根本不懂,隻把一些花裡胡哨比較唬人的當做寶貝。
殊不知,這種造型簡單,色調素雅,是真正的簡約之美,讓人難以捉摸其深意。
要說汝窯的魅力,那可太多了,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地位。
汝窯在古代就代表著稀有,在古代隻供宮廷使用,存世量極少,到目前為止,傳世珍品不足一百件。
說到這裡,就明白汝窯的珍貴性了。
不足一百,而小英子博物館就存放了二十件。
江彤放開神識查看,確實是有二十件,但有三件已經成了碎片,隻剩下十七件完整的了。
可把江彤心疼壞了,這要是放在後世的拍賣會上,一件就能拍賣個兩個億。
得得得,不是心疼的時候,先運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