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走的那天,江彤去和大家打聲招呼,但王天明不知道在忙什麼沒在局子裡,所以二人沒能見上麵。
如果江彤知道後麵會發生什麼,一定會覺得今天的沒見麵很可惜。
回村子之前,江彤購買了一些特產回去,像是糕點和糖塊等。
陳有禮還像以前一樣去接江彤,隻是這次開的是拖拉機。
回村後的日子依然平淡的過著,除了修煉就是和村裡的孩子們上山割豬草。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馬上就要離開的緣故,這些小孩們變得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給的糖果也不要了,就悶聲的割豬草。
“嘿!怎麼都蔫頭耷腦的,本來還想著以後放假回來呢!你們這個樣子我可就不回來嘍!”江彤假裝認真道。
“彆啊!”
“真的還會回來嗎?”狗蛋情緒低落的詢問。
“我聽村裡的人說過,回城的知青根本就不會回來了。”
“這個我也聽說了,彆的知青不回來就不回來唄!反正我們又不想他們。”
“我們隻想念江姐姐。”
“江姐姐,你還會回來嗎?”
孩子們一人一句,顯得很是不舍。
哎!事實還真是這樣的,回城的知青哪個還會回來?
“當然會回來啊!放假我就會回來的!這裡也算我的家吧!”江彤看著遠方感慨道。
得到江彤的回答,每個小孩都很開心,乾活更加賣力了,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江彤叮囑這群孩子們,“要努力讀書,考上大學才有出路。”
對於普通人來講,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江彤看著今天的成果,這麼多豬草,豬也吃不完啊!
盯著這些豬草,江彤有一個想法。
她想在離開陳家大隊之前為村裡做點事兒。
陳家大隊世代都是靠種地為生,種地一輩子都發不了家致不了富。
農民的孩子,大概率也是農民,在這個年代來講。
所以讀書是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
但由於教育資源等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這邊的孩子們很多都讀不成書,特彆是女孩子,早早的嫁人生孩子。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太窮了。
這地方得發展起來。
可以先弄個養豬場,但最開始的規模不需要那麼大。
每家每戶養上幾頭豬,整個村子加起來也能算上一個小的養豬場。
等以後規模慢慢起來了,再開辦一個大的工廠。
至於開什麼廠子,江彤也有了想法。
這邊的特色,紅腸啊!
紅腸就是用豬肉做的,這樣可以形成自產自銷模式了。
至於村子裡的這點土地,有了機械,乾活很快的,不用在像以前一樣使用大量的人力。
到時候廠子成型了,村民們也可以在工廠裡上班。